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娄星区171个小区治理上“星”

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12-26

  电动车充电困难,楼栋外墙的充电“飞线”怎么解决?

  违章建筑存在安全隐患,谁来认定、谁来执法?

  城中村棚改项目,没有业委会,居民遇上事找哪里?

  ……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看起来不起眼,但一桩桩、一件件,却是小区治理面临的具体问题,弄不好就会成为“堵点”、难点。

  如何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难题?记者今天要说的,是娄底市娄星区针对住宅小区矛盾凸显、物业信访居高不下等痛点、难点问题,创新推广的一种小区物业协同治理模式——“星物管”。

  “粗管理”变“微治理”

  “建议栋与栋之间有楼梯的地方,加装栏杆,已经看见两位老人下阶梯因没有地方扶而摔倒。”日前,娄星区长青街道甘子冲社区华达小区居民翦慧君将小区的情况反映到社区。

  随即,小区“楼宇会”召开,所涉楼栋家家户户派代表参会。

  最终,翦慧君的建议,在会上得到全体支持。

  

  娄星区长青街道甘子冲社区的“楼宇会”现场。

  这个“楼宇会”,是在街道办事处指导下成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在很多城市小区,居民之间相互不认识。如何打破这种“封闭自守”,成为不少地方都在探索的一道难题。

  “楼宇会”平台建立后,居民既可以表达诉求,又可以解决小区相关问题,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

  翦慧君记得,娄星区的首场“楼宇会”,就是在甘子冲社区开的。

  “当时,还邀请了相关部门近60人参加,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现场答复;需要想办法解决的,限时交办。”翦慧君说。

  以小区、楼栋为单位,由社区牵头指导,搭建党支部、居民、物业、业主委员会四大主体共同参与的“楼宇会”,是娄星区打造“星物管”的一个内容。

  自2023年以来,娄星区推广“星物管”小区物业协同治理,以打造小区“星阵地、星队伍、星治理、星服务、星管评”五星建设为标准,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协同、自主管理的住宅小区治理体系。

  

  东山领秀小区的居民在共享图书室阅读。

  为此,娄星区成立由区委组织部牵头,住建、城管等23个职能部门参与的“星物管”治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娄星区关于全面打造“星物管”治理体系实施方案》等文件。

  通过多方合力,努力让小区的“粗管理”变为“微治理”。

  没有“教科书”,一小区一方案

  娄星区现有住宅小区485个,其中有物业管理的403个。

  2023年,娄星区对12个小区完成了“星物管”治理体系试点,今年计划创建160个“星物管”治理小区。

  娄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务中心主任张袁介绍,通过先行先试的试点探路,再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每个小区各有各的特点,没有模板可循。

  “只有一条,群众满意才是关键。”张袁介绍,娄星区在“星物管”治理体系建设中,没有整齐划一,而是坚持因地制宜。

  比如,乐坪街道童家社区盛世时代广场小区,采取的是“六微”治理模式,即聚集“微力量”、建好“微网格”、建强“微服务”、开设“微课堂”、点亮“微心愿”、办好“微实事”。

  退休老党员陈苏仪任党支部书记,并当选为首届业委会主任。上任后,陈苏仪在整治“脏乱杂”、规范物业费收缴和维护业主权益等三个方面实施“三把火”。

  

  盛世时代小区公共区域整洁有序。

  而在大科街道,成功引导70%物业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针对成立难的小区,灵活设立5个物业管理委员会,填补了管理空白。

  又比如,乐坪街道贤童社区顺景嘉园小区,则是小区党组织、物业公司、业委会三驾“马车”同向并驾,实现“星物管”居民自治管理。

  在保持各小区特色的情况下,截至目前,娄星区今年已完成159个“星物管”治理小区建设。“星物管”治理小区总数达到171个。

  “星物管”的新特点

  观察娄星区的“星物管”治理体系,有三个鲜明特点。

  坚持党建引领,让社区党员成为“前哨”。牵牢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是“星物管”的一个突出特点。

  比如前面提到的顺景嘉园小区,已交付使用14年,但一直没有业委会。去年在社区指导下,小区成立业委会。业委会主任曾永平介绍,委员中,党员占一半。

  《娄星区关于全面打造“星物管”治理体系实施方案》就明确,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党员比例一般不低于50%。

  截至10月29日,娄星区创建小区党群服务站232个、组建小区党组织287个,实现小区党组织覆盖率100%。

  

  娄星区鸟瞰图。

  如何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娄星区的做法是,克服党建和小区事务“两张皮”,让党组织成为“星物管”体系中的关键性力量,让党员挑起担子,成为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前哨”。

  通过“实战”锤炼、融合发展,既让党员更好“成长”,也让党组织更有战斗力。

  坚持因地制宜,重视激发内生动力。住宅小区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与“神经末梢”,既然是社会的微小单元,情况就会千差万别。

  娄星区在创建“星物管”过程中,定了总原则和大方向,没有搞整齐划一,这既是看到了小区间差异性的客观现实,更是把准了社区治理的“主脉”。

  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其关键词是“自治”,即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形成自我协调、自主管理的良性循环。

  

  清泉社区干部(左一、右一)深入门店走访,了解群众诉求。

  娄星区坚持因地制宜,比如街心社区有了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居民四级协同治理体系,打破以往“物居业”三方扯皮局面;清泉社区有了党建+志愿服务+N模式,组建了19支各具特色的志愿队伍……

  充分尊重群众首创性,不搞大包大揽,这是“星物管”经试点后能大面积推广的生命力所在。

  坚持防早化小,建立“吹哨”等机制提前介入。“星物管”出台的初衷之一,就是化解矛盾纠纷,推动问题反映在小区、解决在小区。

  比如乐坪街道在社区居委会和小区,设立了收集并解决问题的联勤联动站点。

  在清泉社区商业街,肖洁向联勤联动站点反映,其拟经营的烧烤店,因居民有反对意见而迟迟无法开张。社区干部赶到现场调解,并“吹哨”城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对邻居担心的油烟污染问题实地检查验收、打消顾虑。国庆节前夕,肖洁的烧烤店终于开张了。

  “星物管”建立了“居民吹哨,网格员报到;网格员吹哨,社区报到;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吹哨机制,便于及时处理小区的矛盾纠纷。

  

  娄星区街心社区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

  娄星区还把小区收集的问题,分为违规行为、邻里矛盾、安全隐患三类,进行分类处置。

  目前,全区住宅小区共处理了3723件邻里矛盾,制止了760余起违规行为,联手化解了40余个安全隐患,信访投诉量下降45%。

  调解矛盾纠纷是基层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如何防早化小,在现实语境中是一道难题,需要不断寻找解题“钥匙”。

  总体而言,“星物管”扩点铺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要拓展到全区485个小区,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美好家园不会一夜来到我们面前,“星物管”仍需在不断探索实践中积累经验。


原文链接:https://www.hnzf.gov.cn/content/646856/67/145672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