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龙山县人民检察院创建了凸显司法温情、人文关怀的“检心护苗”未检品牌。“检心护苗”品牌寓意龙山检察人秉持一颗检察初心,像呵护花苗成长一样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以执法办案为立足点
做待放花蕾的“守护者”
今年以来,龙山县检察院以检察办案为重要抓手,精准办好涉未刑事案件,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办理各类涉未成年人案件150余件,有罪判决率100%。
“在严办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同时,我们也坚持贯彻宽严相济,加强双向保护。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未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一直以来,该院坚持将亲情会见、法律援助、法定代理人到场、心理疏导等贯穿办案过程,对失管、失教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坚持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一年来,对29名未成年人犯罪作出不起诉处理,并帮助其重归正途,开展未成年人心理疏导20余人次。
与此同时,该院充分发挥未检一体化办案优势,全方位落实综合保护。对1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家庭教育和法治教育服务,发出督促监护令50余份;走访慰问妇女儿童30余人次;帮助6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走上正轨;对因案致贫的3名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8万元……一连串数据的背后,映衬着检察干警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关心关爱,彰显着综合履职的检察担当。
以部门联动为发力点
做守护合力的集结者
“龙山县检察院将继续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加大‘两项制度’的落实力度,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司法保护。”2024年5月16日,龙山县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及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单位工作人员从业查询制度联席会议在龙山县检察院召开,共同发出了联合保护未成年人的强音。
今年以来,该院进一步强化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工作落实,与强制报告制度、从业查询制度紧密结合。牵头建立了龙山县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组织召开会议,联合县教体局、县民政局等加强对全县负有未成年人教育监管职责的机构宣传力度,强化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入职查询制度落实。截止到目前,实现从业查询全覆盖,向公安机关移送强制报告线索104条,立案15人,联合县监察委开展专项督导行动2次。
同时,该院持续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构建,与县法院、公安局、教体局、民政局、妇联、团县委等10家单位会签了《龙山县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协调工作机制》《龙山县办理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机制》,对线索移交、协商沟通、衔接支持等做出规定,推动形成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强大法治合力。
以法治宣传为着力点
做犯罪预防的力行者
“检察官姐姐告诉我们,如果遇到欺凌,不要害怕,要敢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帮助身边的同学。”“我们要努力学习,做一名学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好少年。”9月29日,在龙山县华鑫学校公开课教室,一堂生动的未检普法课下来,同学们受到了法治教育,更增添了用法信心。
“在普法课堂中,我们结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通过检察办案案例,为孩子们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日常工作生活需要防范注意事项,教导他们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未检部门负责人徐秋静提到,2022年以来,龙山县检察院采取“检心护苗”工作室+检察官“法治副校长”模式,由检察长带头,14名检察干警组成法治宣讲团队并担任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先后走进20余所校园,开展法治宣讲30余场,覆盖学生及家长3万余人次。同时,该院还通过聘请在校学生担任“小小法治宣传员”,充分发挥宣传员在校学法普法的模范带头作用,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针对县域内留守儿童较多、偏远乡村学校法治教育力度薄弱等问题,该院联合高校志愿者,持续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深入全县20余所乡村学校开展法治宣讲,受到学校学生、家人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从普法课堂到模拟法庭,从检察开放日到普法进万家,龙山县检察院坚持强化履职,积极作为,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检心护苗,守护成长。龙山县检察院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支持,立足“四大检察”职能,充分发挥承上启下、联动左右的检察职能优势,以司法保护助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五大保护,逐步构建起了未检工作纵向联结、横向联动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检心护苗”未检团队获得全省优秀办案团队称号,自主创作的微动画《勇敢说“不”》获评全省“利剑护蕾.雷霆行动”优秀宣传作品,团队成员徐秋静获评“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法治副校长,其主讲的法治课《我们的身体不容侵犯》获评全州优秀法治课程。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就是守护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龙山县检察院将持续立足未成年人成长需要,加强“检心护苗”品牌建设,加强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让每一个未成年人在法治晴空下健康茁壮成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