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清枫”扑面:灭火气,接地气,聚人气

来源:辽宁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12-10

  岫岩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司法品牌:打造“清枫”宣讲团

  今年以来,岫岩县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清枫”宣讲团,就地实质性化解纠纷矛盾。

  截至发稿,“清枫”宣讲团已走过7个乡镇,行程逾两千公里,开展普法宣传6次、巡回调解30余次,共调解案件821件,调解成功347件,调解成功率达42.27%。

  “法官能跑那么远来,我们信任你们”

  山路漫漫,或深或浅的车辙承载着法院人的不辞辛苦。“路越难走、越远,他们越盼着见到我们,为了这一份期许和信任,我们到田间地头甚至村民们的家里多跑腿、多磨嘴,送法上门、送服务上门都是值得的。”岫岩县法院立案庭负责人赵洋说。

  11月中下旬,车行千山,山路盘旋,一弯连着一弯,收割完庄稼的土地广阔无边。

  车上,坐着来自岫岩县法院“清枫”宣讲团的两名成员:立案庭负责人赵洋、特邀调解员文需雁。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离法院最远的一个乡镇——三家子镇,路程62公里,车程近1个半小时。

  岫岩县是山区县,“在我们这,只要往下跑,动不动车程就是半个小时以上,已经都习惯了。”“90后”赵洋语速飞快,整个人散发着青春洋溢的气息。而曾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全国人民调解专家”的文需雁则显得沉稳练达。临近目的地,该院三家子人民法庭庭长何丹以及法官助理、书记员也加入了团队。

  袁红(化名)及儿女与王林(化名)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已经不是第一次调解。听闻远在四川打工的袁红儿子专门为此事回老家,赵洋赶忙将巡回调解安排上日程,案件的调解地点定在了袁家所在的三家子镇安乐村。

  “我感觉你们双方意见出入不大……有理的地方咱据理力争,没理的地方咱得互商互让。”调解还没开始,经验丰富的文需雁三言两语“定了调”。

  因租赁的土地中涉及政府征收地块,案情较为复杂,相关地方性规章是此前颁布的,早年参与过具体工作的文需雁一句“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项工作”,让情绪激动的袁家人“哑了火”;为了理清案件事实,赵洋做好辅助工作,现场连线村书记付文君、林业站站长曹恩来;何丹与文需雁相互配合,掌控好“火候”和“节奏”。

  “你们有什么新想法了,随时联系我们。”眼见袁家人推翻先前的和解意愿,1个小时10分钟后,何丹和文需雁决定暂时“放一放”。

  “见到法官的面,心里有底了,你们能跑这么远到这来,我们信任你们。”尽管没能调成该案,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让他们的心暖暖的。

  “现在讲的就是我的亲身经历”

  “以案释法、现场问答,让我们接受了一场生动的法治教育,以法治力量助力社会治理,让法治观念浸润人心。”三家子镇党委副书记张丽娜这样表示。

  调解甫一结束,团员们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站——三家子镇政府,三楼的会议室里,全体机关干部近40人已经整齐落座。

  “现在讲的就是我的亲身经历,我上大学的时候,室友去外国旅游,微博聊天时她问我用不用带点什么……”主讲人赵洋一开口,接地气的风格就把现场的“听众们”吸引住了,故事中,骗子为了能够取得赵洋的信任,不仅在其室友的网络空间盗图,还提前“经营”了整整一周的账号内容,“转账之前可一定要核实啊!”现实中的亲历故事被赵洋娓娓道来,“听众们”神情专注,频频点头。

  赵洋通过以案释法,一次性讲解了9种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法律知识。

  “只要有一个人听进去了,咱就不白跑”

  “不指望在哪个乡镇、村屯讲了一次课,所有人就都听懂了。但只要有一个人把课听进去了,开始琢磨了,咱就不白跑。”岫岩县法院院长陈勇表示,“清枫”宣讲团要以“如我在诉”的责任担当,积极探索“枫桥经验”新模式。

  “已经跑了7个乡镇了,离我们的小目标越来越近了!”赵洋口中的小目标,是指“清枫”宣讲团成立之初的第一阶段计划:足迹遍布全县24个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岫岩县法院副院长吴倩告诉记者,“清枫”宣讲团的成立是该院党组年初决定推行的“行走天平”活动的重要内容,由赵洋担任团长,立案庭的6名年轻法官及法官助理作为主讲人,联合“清枫”调解室的十余位特邀调解员,依托人民法庭,采用线下“菜单式”普法,结合各乡镇多发易发的矛盾种类,进行针对性讲解。宣讲团所到的每一处,“清枫”调解室都将带案调解。

  山路弯弯,一端连着法院,一端连着民心。

  “砥砺奋进、一往无前,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和信心,路在脚下,行将致远。”陈勇这样总结道。

  


原文链接:http://www.lnfz.cn/news/761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