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格落实各项救助供养政策。进一步压实各级民政部门和乡镇(街道)责任,加大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力度,将特困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同时加强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设施改造,提升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照护能力,到2025年底,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不低于70%。
二是全面下放特困人员确认权限。持续深化特困人员“放管服”改革,将特困人员确认权限全面下放至乡镇(街道)。至二季度末,已完成全市(含江阴、宜兴)74个乡镇(街道)权限下放工作。
三是完善特困人员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建立与我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5倍确定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目前我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1525元,2021年提标工作正在筹划,我市特困人员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四是健全有关部门合作保障机制。协调财政部门及时足额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不断提升供养水平;协调卫健部门为特困人员提供必要医疗保障,及时提供救助;协调住建部门做好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