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动态

加强区划地名管理服务 鼎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民政系统推进区划地名工作综述

来源:州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1-06-28

  区划地名工作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社会建设,关乎民生,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十三五”期间,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划地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凝心聚力,夯实根基,全力推进区划地名工作再上新台阶。

  夯基础、添动能

  强基固本促发展

  “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行政区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民政部根据新发展理念、要求和方向,扎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对局部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推动区划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出台条例,行政区划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国务院于2018年10月颁布《行政区划管理条例》,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为规范行政区划管理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和遵循。为更好地发挥行政区划服务大局作用,民政部于2019年底颁布《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了该条例有关规定,行政区划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完善标准程序,提升行政区划调整科学化水平。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是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2017年,在完善标准、严格程序基础上,有序启动县改市工作。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区划地名专家库,发挥专家决策建议和专业咨询作用,助力提高区划地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优化设置,激发发展活力。一方面,培育中小城市,适度增加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数量,审核呈报国务院批准设立3个地级市、38个县级市,其中在中西部地区设置了3个地级市、31个县级市;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大中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调整优化了52个设区市市辖区规模结构,着力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创新推动,探索重点领域改革新路径。报请国务院批准浙江龙港撤镇设市,为探索新型设市模式,推动特大镇创新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出了新路子。针对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受限等问题,综合运用规模调整与结构优化等手段,调结构、优空间、促转型、提效能,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使优势地区拥有更大发展空间,探索了推动城市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严管理、强本领

  服务水平上台阶

  着力加强地名法治化、标准化建设。先后公布6个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和80个南海海底岛礁地名,审核发布一批国内重要自然地理实体以及大洋海底地名、星球地名等国际公有领域地名,有效维护了我国主权和权益。
  规范地名管理。民政部牵头开展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活动,并联合有关部门持续推进清理整治工作,指导各地健全地名管理长效机制,地名管理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地名文化宣传普及实现重要突破。2019年1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央视首播,迅速吸引了万千观众的目光,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共鸣和情感共振,也激发起民众对地名知识的渴求。随着节目的播出,民政部推出的“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和使用。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依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建设,既包括地名的标准名称、空间位置、四至范围等基本属性信息,也包括地名的来历含义、历史沿革、故事风俗等文化属性信息,已经成为各界获取地名信息、了解地名知识的权威渠道。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圆满完成。共修测标绘标准地名图2.4万多幅,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数据库;补充完善了城乡地名标志,编纂了全国标准地名图集、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名志;建成的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地名数据库——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筛选公布1200多万条地名、74万条地名标志、5500条界线、2.8万颗界桩、89万条地名原读音数据,在国家层面首次公布了全国地名信息,省、市、县三级界线界桩信息,地名专用字、专读音信息以及地名原读音信息。
  “互联网+”在区划地名管理实践中得到创新运用。民政部印发《“互联网+区划地名”行动方案》,推动区划地名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促进区划地名信息共建共享,持续开展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上线发布2020年版数据。各地积极行动,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地名服务。如浙江省衢州市上线“掌上办事”平台,积极推动“数字化+地名管理”,实现地名审批网上办、及时办,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湖北省宜都市以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广泛采用二维码、红包、语音等多种新媒体形式,打造“宜都市互联网+地名普查纠错平台”,将地名信息传递到群众手中。

  防风险、促稳定

  法治惠民边界安

  “十三五”期间,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以法治建设为引领,以标准化建设为依托,以界线联检、界线争议防控、界线界桩更换和界线勘定为重点,以创建平安边界、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为目标,各项工作有序推动。
  ——2016年以来,持续推进第三、四轮界线联检,对68条、总长度6.2万多公里的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实地走向、约2500颗界桩和界线标志物等进行了认真核查。
  ——多次下发有关界线争议隐患防控的通知,会同有关部门妥善调处争议纠纷。指导要求有关地方切实做好蒙吉、蒙陕、蒙甘、苏鲁、川滇、藏青等边界地区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加强界线争议隐患排查调处。
  ——每年印发省界界桩更换工作的通知,组织更换晋豫线、皖鄂线、赣湘线、甘宁线等14条省界界桩340颗。
  ——指导督促黑龙江省伊春市、浙江省龙港市等地在行政区划变更后,及时勘定行政区域界线。
  ——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边界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机制,推动界线管理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各地加强联席会议、联谊互访、联合会商、应急处理等方面制度建设,不断将平安边界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致知力行,继往开来。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各级民政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划地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稳妥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高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巩固区划地名信息的技术基础,全面推动区划地名管理与服务有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报》


原文链接:http://mzt.guizhou.gov.cn/ywgz/qhdm/202106/t20210628_68839200.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