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动态

宁波市突出“年、月、时三大动态救助机制”全方位保牢困难群众基本民生

来源:浙江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1-06-15

  2020年,宁波市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按照“六稳、六保”任务中“保基本民生”要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动态保障机制作用,共向8万余名困难群众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近10亿元,为我市困难群众编密织牢了兜底保障安全网,也得到了困难群众的高度肯定、激发了困难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心。在我市宁海县试点开展的困难群众微心愿征集活动中,共征集到微心愿1405条,出乎意料的是其中1026条都是困难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谢语,并无其他任何诉求。

  一、突出“年自然增长机制”保基本。改革完善低保标准、特困供养标准“年自然增长动态调整机制”,将低保标准与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挂钩,按不低于全市上年度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5%确定,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挂钩,按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50%确定,并每年进行动态调整提升。2020年调整后的低保标准分三档,分别达990元/月、891元/月、842元/月,特困供养标准人均达到1663元/月,全年全市共向5.9万多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5.22亿元;共向3500多名特困供养人员发放供养金7702.6万元,根据宁波市上年度的总体消费水平,有力地、全面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突出“月价格补贴机制”保物价。改革完善困难群众“月价格临时补贴发放机制”,在浙江省文件规定的以全省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SCPI)、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的食品价格指数为依据的基础上,增加与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的食品价格涨幅联动补贴发放机制,是全省唯一一个价格临时补贴与当地食品价格指数挂钩联动的城市。同时,在三个启动条件中,宁波市的食品类价格指数更容易触及价格临时补贴机制,更加贴近宁波本地实际,更有利于困难群众。2020年共9次启动价格临时补贴机制,向全市困难群众发放价格补贴达1.78亿元,平均每人每月标准为180.1元(为全国平均标准60元的3倍,省平均标准90元的2倍),价格临时补贴发放标准和发放总金额位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有效地、及时地减轻了当月物价上涨过快给困难群众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突出“时应急救助机制”保稳定。在“年自然增长机制”、“月价格补贴机制”基础上,针对群众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实时开展应急性救助。针对疫情影响,2020年我市为1至6月在册低保对象按月增发一次性疫情补助金共计1587.7万元,同时优先为困难群众发放口罩30万只。针对台风、寒潮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重大疾病等影响,2020年,我市对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24261人次,支出救助资金5846.3万元,占全省临时救助总金额的31.5%。临时救助惠及困难群众总人数和资金发放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2020年12月以来,全市已向3809名困难群众发放御寒物资6564件,其中棉衣(裤)671件(套),棉被3250条,其它御寒物资如帽子、围巾、手套、热水袋、取暖器等2643件。针对春节等重大节日进行慰问,2020年,共向全市近10万户困难对象发放一次性节日生活补助金1.32亿元。


原文链接:http://mzt.zj.gov.cn/art/2021/2/9/art_1632804_58924258.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