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困难群众,强化以民为本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的生活有了保障,住院治疗也更优惠了。”祁阳市八宝镇双合村村民李利(化名)高兴地说。李利今年58岁,无儿无女,因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后,县民政局及时将他纳入了低保,并将其信息报给医疗保障部门,这样他就医时还可享受优惠政策。
李利能够及时得到救助,是永州市民政部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永州市民政局坚持以民为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编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在全市推行“党建+社会救助”、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社会救助服务方式创新等9大类救助试点项目,完成了市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升级,核对时效由原来的超过1个月缩短至5天,新增了动态监测预警功能,实现了社会救助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截至目前,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3.95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3.98万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集中供养了2137名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并强化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关爱照护;及时足额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费,县(区)建立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推动政策宣传,强化法治建设
市民政局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注重强化民政法治化建设,推动执法、深入普法,保障民政法律法规得到切实执行,深化民政改革,确保民政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市民政局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理论学习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既学党史党规党纪又学业务法规制度,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意识。强化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法律法规专题辅导,提高干部职工的知法、守法、执法水平。强化政策创制,出台多个民政领域的规范性文件。规范执法,将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纳入市行政审批中心的监察系统,实现了对审批项目受理、承办、批准和办结等环节的全程监督。加大普法力度,强化宣传解读。
发展“互联网+”,强化创新驱动
“现在通过安心养老政务管理平台,可以实时了解各敬老院的安全状况。如有突发情况发生,平台会自动响应报警,将相关信息及时发送至负责人手机上。”说起安心养老政务管理平台,永州市冷水滩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颇为自豪。
安心养老政务管理平台是永州市民政局依托“智慧永州”电子政务云平台建立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运营,可向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及其子女提供机构运营管理、服务信息发布、服务项目选择等服务。
为给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永州市民政部门探索创新,有序推进“互联网+民政”建设,提升民政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养老”新业态,推进市、县两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一张网”建设。建成了市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实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在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行业务审批“网上办”,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间,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统筹“三社联动”,强化体系建设
全市建立196个乡镇(街道)社工站,招聘了314名专职工作人员,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推进市、县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全覆盖,为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打牢了基础,全市社会组织达到3095家,持证社会工作者达到417人。
永州市民政局以城乡社区为平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组织为依托,以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以项目化运作为手段,推动“三社联动”机制创新,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参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组织开展关爱困境老人、留守儿童、低保对象等公益慈善活动。深入推进基层社工站“禾计划”,积极构建市、县、乡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筹划成立了市社工总站,统筹督导管理全市乡镇(街道)社工站,推动全市社会工作“一盘棋”。
对标高质量发展,强化公共服务
走进永州市冷水滩区珊瑚街道凌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干净整洁的老年活动室、健身室、图书阅览室让人眼前一亮。“来这里办事可以‘一站式’办结,来这里休闲也有多种选择。不光我们老年人愿意来,孩子们也愿意来。”居民刘大爷笑着说。
永州加大民政项目建设力度,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的民政基础服务设施,民政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提质改造村(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农村综合服务场所统一设置了“八室两中心一广场”。打造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送餐用餐、文化娱乐、照料护理等服务。规范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和运营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修订完善各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永州市民政局对标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民政建设,市救助管理站、市殡仪馆全部按高标准要求建设和运营;积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所有村(社区)均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建设儿童之家,按‘1名儿童主任+1个社会组织+1个志愿服务团队’的模式实现常态化运营。”永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顾晓姣介绍说。(通讯员:李圣)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