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民政局认真落实民政部和省民政厅部署要求,坚持以强化党建引领、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扎实开展“党建+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盯紧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这个载体,做到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到哪里,社会救助就跟进到哪里,有力促进了基层党建和社会救助的深度融合,以试点工作实效回应群众关切,较好履行了民生保障职责,实现了应救尽救,在2020年社会救助满意度调查中位列全国第一。
一、立足改革创新,在以人为本中夯实试点工作根基
长春市民政局牢固树立以党建引领社会救助发展新理念,做到社会救助政策惠民不落一户一人,以2020年10月被民政部确定为试点城市为契机,突出高位统筹,创新“四动”举措,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高位推动。局党组高度重视国家级试点工作,专题向分管市长汇报工作部署,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长春市民政局“党建+社会救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通过充分发挥“三长联动”机制、“结对帮扶”活动、社会组织“齐抓共助”机制作用,畅通司法援助渠道,探索创新村(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法,引领公益慈善事业创新发展,加强基层前沿政策宣传力度等七大措施,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党员尽责、党群融合,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和社会救助深度融合和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确保试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二是组织带动。落实《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办函〔2020〕114号)精神,制发了《长春市“党建+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全面部署试点工作,十个试点城区、开发区结合各自实际,主动承接试点任务,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构建了“1+10”(长春市1个总方案,各城区、开发区共10个子方案)试点工作实施体系,为试点工作高标准推进打牢了组织领导基础。三是宣传发动。依托网络宣传,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媒体对党建引领社会救助进行宣传报道,对城乡低保政策进行解读,为推进阳光救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依托社区宣传,充分发挥社区(村)党群服务站、特色社区等平台作用,利用入户走访、动态管理和设立社区(村)公示栏等,提高了群众参与度。依托载体宣传,通过制发“党建+救助连心卡”、《低保家庭明白册》、现场发放宣传单及开展“服务生产第一线”活动,提升了救助政策知晓度。四是机制联动。以“三长联动”机制助力试点实施。在农村方面,全面落实村级党组织社会救助责任,发动乡镇、村两委班子、党员、“三长”和村民代表,宣传政策法规,收集民情信息,访查困难需求,主动开展救助。在城区方面,加强社区党建与社会救助深度融合,建立“邻里服务中心”、“三长”工作站等活动阵地,主动发现困难状况,及时进行救助和保障。在活动方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调查问卷活动,以“点对点”“面对面”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了试点与“三长”互相融合。
二、立足务实高效,在固本培元中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长春市民政局始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党建+社会救助”主题,牢牢把握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的政治属性,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贯穿到试点工作中。一是抓实活动先导。结合长春市直机关“一个支部帮一户”活动开展“大对接”,全市各部门党组织、处级领导干部、机关党员、村(社区)两委成员、普通党员对接包保1200余名困难群众,与重点困难群众进行“结对帮扶”,定期走访、定点帮扶、精准定位施策。组织驻街企业党组织与辖区内的低保户和特困供养人员进行对接。建立了“镇街吹哨、部门报道”的“党建+社会救助”工作新机制。二是抓牢走访排查。充分考量困难群众类型和需求,鼓励引导有爱心、有能力的党员积极参与“大走访、大排查、大宣传、大普法”活动,建立困难群众台账,并将党员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范围,结合所辖困难群众及村(社区)实际,研究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救助措施。三是抓住示范引领。对标高位立标杆,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积极探索“党建+社会救助”工作,并建立健全了关心生活困难党员的长效机制,把“双引双服”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政治、情感、生活、助学、济困等关爱,切实做到“三必帮、四必到、五必访”,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四是抓好工作创新。制定印发《长春新区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四步工作法”实施方案》,通过“开展一项排查、进行两项评估、支持三项程序、提供四项帮扶”等四个工作步骤,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早发现、早跟进、早研究、早解决,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立足共建共救,在资源整合中激发试点工作活力
长春市民政局充分争取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拳头效应,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为试点工作注入强大动力。一是强化法治思维,畅通司法救助渠道。依托社区“百姓说事点”、“人民调解中心”等载体,为有司法需求的困难群众协调法律咨询、代理等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组织法律讲座、现场演出等活动,宣传讲解赡抚养权益、网络诈骗等法律知识,提高困难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二是强化联调联动,畅通基层救助渠道。开展“代理妈妈”结对帮扶活动,让“党建+社会救助”更富有亲情和生命力。借鉴“五级书记”抓脱贫经验做法,把救助工作纳入“书记一号工程”,细化明确书记抓社会救助的职责,夯实联系服务群众主体责任。提升“红色枢纽”党建服务工作成效,做到一级核心领导、二级分流调度、三级助推落实,整体实现互联互通,助推了社会救助事业发展。三是强化社会参与,畅通爱心救助渠道。借助“爱心救助站”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平台,积极倡导社会团体、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投身社会救助。通过开展“爱心汇聚,圆梦小康”扶贫救助活动,筹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捐赠的生活物品,为困难家庭送去温暖与关爱。以“服务群众、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以“访民情、聚民心”为主题的特殊党日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多种创新举措,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身救助事业,实现了社会救助从单一行动向多元互动转变,有力推进了试点工作向纵深开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