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区坚持以“移风易俗、服务群众、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宗旨,健全殡葬管理长效机制,优化殡葬资源配置,提升殡葬服务质量,传承优秀殡葬文化,不断满足群众殡葬服务需求,有力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一、绿色祭扫促文明。连续13年在清明节期间广泛宣传鲜花、网上追忆等绿色祭扫活动,每年有效引导近10万人参加安全文明低碳祭扫,疫情期间,依托“皖事通”平台,开展“云祭扫”服务,引导全区逾4万人通过“线上”祭扫表达哀思。组织开展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市场整治,依法查处3起棺木制作和销售行为,进一步规范花圈、花篮、寿衣等丧葬用品经营。
二、整治违规净环境。每年对全区12处公益性公墓开展定期普查、随时抽查和专项检查,加强对墓区有无扩建、是否违规收费等情况的监管,同步宣传殡葬改革和节地生态安葬政策,有效杜绝了乱埋滥葬等乱象。持续实施“三沿五区”“两路两侧”坟墓整治,近年来,全区整治和搬迁墓穴约150余座。
三、惠民政策保需求。惠民力度不断升级,对火化的丧户,免除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等四项基本殡葬服务费800元。加大宣传力度,将惠民殡葬办理宣传单通过入户走访、“三下乡”、入户核查等方式发放到群众手中,到户宣传,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每年免除四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投入约110万元。
四、节地殡葬助发展。本着节约用地、方便群众和公益性的原则,利用荒废土地、山头等,积极建设以树葬、骨灰存放、小型墓等多样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为主的公益性公墓。建成了全区第一个多功能节地生态葬的城市公益性公墓——祈福生态陵园,骨灰塔、草坪葬、花坛葬等有机融合,利用291亩山地建成3万穴。按照每个乡镇不少于1处生态节地葬的建设要求,完成了6个镇级公益性墓地建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