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动态

百色市推进乡镇社工站建设成效明显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1-03-18

  为解决基层民政工作人少事多、服务力量薄弱的问题,2020年以来,百色市民政局在田阳、田东、平果三个县(市、区)推进了11个乡镇社工站,每个社工站增加3名专业社工,增强专业服务力量,围绕五大服务内容,着力打造“五个工程”,实现了基层民政服务“五个提高”。

  实施“助力救助”工程,提高民政救助服务水平。把社工站“助力救助”作为一个重点任务,组织社工站参与当地民政社会救助事业,让社工站协助开展城乡低保家庭情况调查等民政救助业务,有效解决基层民政部门人少事多、任务繁重的困难,提升了社会救助效率,有力助推基层脱贫攻坚进程。同时,社工站充分发挥社工专业人才的优势,形成了基层民政部门与社工站互助互补的良好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满意度。2020年以来,全市11个社工站累计走访核查城乡低保信息及动态调整申报6820户,核实特困户申请1260户,服务20200人次。

  实施“相伴成长”工程,提高儿童关爱保障水平。把实施“相伴成长”工程列为社工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儿童健康成长专题服务、策划设计儿童陪伴教育专题个案等有效形式,提高农村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教育水平。如平果市新安镇社工站与社区成立“谁是我的守护者”儿童兴趣培养自然教育小组,田阳区百育镇社工站与当地小学开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儿童安全自护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儿童防溺水、交通安全知识、童心向党读书等内容的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培养儿童日常自护能力。

  实施“夕阳关爱”工程,提高暧心养老服务水平。以社工站为载体,实施“夕阳关爱”工程,组织社工到当地养老院、幸福院开展暖心养老服务,有效提升老人的快乐感、幸福感和社会工作满意度。如平果市果化镇社工站针对行动不便、情绪低落及性格孤僻的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疏导不良情绪,帮助老人树立生活信心。田东县的4个社工站到敬老院开展“情系中秋·爱驻敬老院”主题活动,为60余名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温暖。一年来,全市11个社工站在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到敬老院、幸福院开展暖心陪老、慰问等活动,共服务老人720多人次,深受老人的欢迎。田东县平马镇敬老院管理员说:“老人们平时都很少和我们说这么多话,自从社工来开展服务以后,他们都开心、活跃了很多。”

  实施“牵线帮扶”工程,提高慈善资源保障水平。通过社工站实施“牵线帮扶”工程,有效提高当地慈善事业的资源保障水平。今年5月中旬,平果市坡造镇一位李姓村民因重度烧伤住进医院,家人正为筹措医疗费用发愁。镇社工站负责人了解情况后,随即通过相关社会组织以资源链接的方式,联系到水滴公益为受伤村民发起了水滴筹,短时间内筹集到13000多元善款,关键时刻缓解了病人的燃眉之急。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四周年、第五个“中华慈善日”之际,田阳区三个社工站联合开展活动,通过资源链接为当地特困人群捐赠了价值3000元的粮油;田东县林逢镇社工站通过百色市中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桂林银行达成合作,由桂林银行捐赠10万元,为林逢镇建设一个儿童服务站,解决了当地儿童关爱服务慈善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通过实施“牵线帮扶”工程,有效提高当地慈善事业的资源保障水平。

  实施“星火闪亮”工程,提高一线社工服务专业水平。通过实施“星火闪亮”工程,不断提高乡镇社工站人员专业素质,打造本土化社会工作服务队伍,推动社工服务向专业化、本土化提升。一年来,先后开展社会工作者能力培训7场次,参训社工430多人次。聘请社会工作专家担任社工站项目督导,对社工站开展各类服务项目进行督导指导,加强社工人才培养。组织22名本土社工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努力提升社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田阳区田州镇社工站以易地扶贫安置社区“一老一小”为对象策划专项服务,链接资源到养老院、社区、学校、儿童服务站等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提高了社工站与社区、社工、社会资源、社会工作“五社联动”能力,得到了社区、学校、家长和相关部门的好评。田阳区头塘镇社工站引导本土社工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绘制各村的“社区资源图”,便于社工熟悉了解社区基本情况,精准开展服务活动。这些小特色、小亮点服务工作的开展,以小见大、积沙成塔,逐步形成各站点的专项活动,让本土社工的专业服务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一年来,全市11个社工站共组织社工360多人次,开展活动120多场,服务群众3.56万人次,有效解决了基层群众暖心养老难、儿童关爱难、慈善资源链接难、专业社工服务难等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工站真正成为促进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提升、助力基层脱贫攻坚的有力平台。(百色市民政局)

  


原文链接:http://mzt.gxzf.gov.cn/xsqxw/t7662430.s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