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动态

守护婚姻家庭·“典”亮幸福生活苍南县建立“一体化”《民法典》宣教和服务体系

来源:浙江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1-03-18

  2021年1月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婚姻服务与婚俗改革工作迎来了“新纪元”并开启了“新征途”。为做好《民法典》普法宣教和服务工作,推进新时代婚姻登记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浙南闽北婚姻服务和婚俗改革的“重要窗口”,苍南县多措并举,建立“一体化”《民法典》宣教和服务体系。

  一、构建“空地协同”一体化普法宣传教育网络。为深化《民法典》普法宣教工作,营造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一方面,从“空中”着眼。依托“96345婚姻登记热线”,根据咨询内容,向每一个来电群众讲解《民法典》新规,耐心解答疑问,实现被动精准宣教。2021年来,“96345婚姻登记热线”共受理相关业务咨询165件,办结率、满意率达100%;同时,利用时下热门的直播传媒形式,以“聚焦《民法典》,畅谈婚姻家庭那些事儿!”为主题,举办线上直播活动,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教育,共吸引2.4万名本县居民在线观看,实现主动广域宣教。另一方面,从“地面”入手。苍南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于2020年底全面达到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在登记中心醒目位置,新版办事流程图全面上墙,宣传资料供群众取阅,针对“离婚冷静期”推出的“温馨提示卡”被分发至每一位离婚群众手中,其中详细印制离婚流程和婚姻家庭服务信息,时刻提醒当事人“三思而后行”。同时,倡导普法宣教“走出去”,联合党员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普法宣教工作与健康义诊、家电维修、配钥匙、理发等便民服务相结合,大幅度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据统计,仅在桥墩镇松山社区举办的国家宪法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婚姻政策咨询达60人次,发放普法宣教材料800余份。

  二、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婚姻家庭辅导机制。以“守护千万小家庭幸福,成就社会大家庭幸福”为目标,苍南县婚姻登记中心积极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倡导“滴入式”精准服务理念,启动“鹊桥守护计划”,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送进千万家。一方面,推广“线上”服务平台。依托去年8月省民政厅开发建立的“省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平台”,由浙江省婚姻家庭协会承接线上辅导服务,组织专业服务团队入驻平台,为当事人免费提供一对一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该平台一经开通,县婚姻登记中心便综合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向社会宣传,并在中心内设置和发放宣传资料,帮助有需求的当事人掌握平台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巩固“线下”服务阵地。依托由县妇联牵头成立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与婚姻登记中心联合创办的“暖心家庭工作室”,为当事人提供面对面线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婚前辅导、离婚调适辅导、婚姻关系辅导、家庭关系辅导等系列服务,并为有需求的当事人免费提供心理和法律咨询,以此帮助当事人提升婚姻家庭经营技巧,化解婚姻家庭矛盾,树立正确的家庭生活及婚恋观念,切实保障婚姻家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幸福婚姻家庭保驾护航。自2016年创建以来,“暖心家庭工作室”服务群众达767人次,其中劝和245对,劝解暂缓离婚244对,法律及其他咨询87例。随着婚姻家庭辅导机制的不断健全,“离婚冷静期”新政实施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共有382对夫妻申请离婚登记,截至目前,5对当事人已撤销申请,已办理登记38对,有效促进全县婚姻家庭和谐稳定。

  三、打造“经纬纵横”一体化婚俗改革文化品牌。秉承改革引领理念,突出模式创新,以实效性为度量,全力打破婚俗改革难点,打造具有苍南特色的婚俗改革文化品牌。一方面,把握“广域经度”。以集体婚礼为婚俗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苍南县民政局协同县妇联、县文明办举办2020年度苍南县集体婚礼,融合现代和传统婚礼的特色元素,进一步强化颁证环节仪式感,丰富游戏环节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充分彰显文明节俭的新时代风尚,激发了广大青年群体的深刻认同感,更让每一对参加婚礼的新人,成为移风易俗的先行者、文明城市的新使者、传统美德的弘扬者、优良家风的传承者,把新理念、新风尚带到苍南的每一个角落,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紧扣“试点纬度”。以桥墩镇为试点,建设新时代婚姻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启动“1+X”婚姻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工程,以婚姻登记中心室内颁证场所为基点,将在桥墩镇库区半岛和叮埠头村旅游景区分别拟建富含古典韵味的“苍山为媒,玉龙为证”室外颁证基地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婚俗文化主题公园等“X”个室外集体婚礼颁证基地和婚纱摄影网红打卡点。同步启动“聆听心灵”婚姻家庭辅导工程,深度弘扬崇俭抑奢、相濡以沫的优良民族婚姻家庭文化传统,切实维护婚姻家庭幸福和谐。


原文链接:http://mzt.zj.gov.cn/art/2021/2/20/art_1632804_58924279.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