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润琴是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户,从山上搬到城里,现在社区给她找了份加工电子元件的工作,而且就在小区里上班。
东川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易地搬迁,把原来山里的两万多人搬到城区来,这个任务约占昆明市易地搬迁总任务的78%。这项工作自2017年启动,截至去年底,搬迁工作顺利完成,而且大部分搬迁户搬进了东川区的3个新建小区。这些搬迁户也从农民变成了城里人。
电梯高楼住上了,可过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也回不去了,生活需要重新开始。东川区委、区政府提出不仅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就业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
6月6日,东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人专车送了18名搬迁农民到五华区、官渡区从事园林绿化和保洁工作。当天上午,东川区易地搬迁人员就业创业服务站和浙江中策橡胶(安吉)有限公司的招聘会也在举行。像这样组织外出就业的活动每周五都有。现在东川区易地搬迁户中在外务工的农民远的在新疆、广东、浙江等省(区、市),近的在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安宁市等地。东川区政府在就业人口集中的地方还设立了服务站。
即便如此,仍有许多出不了门的老人、妇女留在了家中,于是“扶贫车间”应运而生。东川区通过招商引资把企业招进区里,谭润琴上班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总部在广东,其中一个加工分厂就设置在东川区移民安置的小区里。
“刚来的时候不会操作,一天几十元钱,现在熟练多了,一个月可以赚2000多元。”谭润琴说着话,手里却没闲着,一会儿就装满一盒电子元件,“我就住在这个小区,每天上下班小区门都不用出,既能赚钱又可以照顾家里。”
“手脚麻利的工人多的时候每天可以制作3000个元件,收入可达100多元。就目前情况来看,工人们的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3500元不等。”该车间负责人李金梅说。
截至4月底,东川区已认定的扶贫车间共计35个,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1087人就业。现在,全区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东川区区长陈江说:“东川的脱贫攻坚工作,近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远期靠教育,这是东川百姓脱贫致富的根本。”(记者 杨敏 冉光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