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为政首,地为根基。全省检察机关以“白色污染”整治为小切口,以“联治”为根本,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优势,多方协同推动系统治理。 自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农用薄膜“白色污染”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46件,督促清理农膜1397余吨,建立农膜回收点292个。相关工作成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相关做法被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专题报道。
开展“回头看” 田间地头褪“疤痕” “现在环境变好了,通过接受农业技术指导,我们也学会了农用薄膜的科学使用方法。”12月9日,检察干警来到抚州市东乡区孝岗镇何坊村农产品种植基地,对诉前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正在忙碌的村民如是回答。 今年9月,抚州东乡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干警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时,发现了当地农用薄膜污染环境线索,部分农用薄膜随耕种埋入土壤,形成“白色污染”。该院及时召开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并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开展集中清理整治。 粮为政首,地为根基。江西省检察院立足江西粮食大省实际,聚焦废弃农用薄膜散落田间造成污染问题,部署“白色污染”整治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打好“净土”保卫战。 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农用薄膜“白色污染”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46件,督促清理农膜1397余吨,建立农膜回收点292个。相关工作成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强化全流程监管 为强化“白色污染”全流程监管,江西省推动建立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分类处置的长效机制。 一方面,加强源头防控。严厉打击违法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农用薄膜等问题,杜绝源头流入。针对部分地区农用薄膜监管不到位、地膜残留土壤污染、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工作提示函,推动问题整改。 另一方面,加强末端治理。深化“检察建议+调研报告”办案模式,推动各地探索形成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点、财政专项拨款、专项奖励补贴、纳入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与回收再利用企业合作等农膜回收处置方式,做好“后半篇文章”。 构建共治格局 如今,运用“益心为公”云平台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益诉讼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献智献策。依托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下发农膜污染投诉线索,为下级院拓宽案源渠道。运用无人机勘察、卫星遥感、大数据监督模型等,强化“白色污染”治理技术支撑和数字赋能。 全省检察机关加强与同级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建相关机制64个。通过在开展线索移送、组织案件会商、部署专项活动、提供专家咨询等方面紧密协作配合,着力解决农膜治理部门多、不易形成合力等问题,提升行政监管和检察监督成效。 ◎文/图 陈莎 全媒体记者刘宇琦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