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殡葬领域相关标准密集出台的现实意义

来源:广东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4-12-18

  储慧静

  近年来,民政部加快推进殡葬领域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推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6项国家标准,并直接发布 12项行业标准,启动了10余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这表明了国家对殡葬领域提升服务供给水平、加强监督管理力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心和力度。相关标准不仅体现了对殡葬服务流程和技术规范的严格要求,也彰显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人文关怀的价值导向。

  体现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回应群众关切

  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群众对民政服务的新要求新期待也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殡葬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今年以来,民政部加快了殡葬领域标准的出台和修订,瞄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服务供给、减轻治丧负担、加强监督管理、推动移风易俗等多方面,既有服务操作过程的规范、优化、精准、便捷,也有对相关人员心理与精神层面的关怀和抚慰。

  据全国殡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各项标准的制定过程充分考虑到标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强调了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与尊重习俗、因地制宜与科学规划、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等基本原则。参与标准起草人员有行业学者、基层工作者、企事业代表、跨界专家等,在充分调研、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制相关标准,力求标准更接地气、更易接受。如《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GB/T 44713-2024)参考了浙江湖州等地节地生态安葬实践经验;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参与了全国首个哀伤抚慰服务地方标准的制定,也为全国标准的起草提供了相关经验。

  制定富有操作性和科学化的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今年密集出台的多项殡葬领域标准,不仅支撑了殡葬服务流程的合法合规性、保障了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了殡葬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如《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GB/T 44713-2024)详细阐述几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并明确界定服务场所的安葬区和安葬设施;《殡仪馆捕集灰处理技术要求》(MZ/T 229-2024)、《殡仪馆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数据传输要求》(MZ/T 232-2024)等对殡仪服务场所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安全限值、节能减排作出要求。

  二是“互联网+殡葬”的积极探索。如《殡葬物联网信息系统 软件基本功能要求》(MZ/T 225-2024)等标准,推动殡葬服务信息化、数字化,保障设备运行安全,促进线下和线上殡葬服务管理相融合。

  三是对从业者与逝者家属的安全防护和人文关怀。如《殡仪馆职工安全防护通用要求》(GB/T 44670-2024)指导殡仪馆职工在工作时应该做好哪些准备,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逝者家属安全健康;通过《悲伤辅导服务》(MZ/T 221-2024)中的专业辅导,能够帮助服务对象接纳丧失事实、表达悲伤情绪、寻求生命意义、促进情感转移,并界定异常行为等。

  瞄准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殡葬监督管理水平

  低碳、绿色、科技、人文是现代殡葬的主题,相关标准的出台实施为保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强化监督管理提供了遵循和参考。目前,殡葬领域现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仅有《殡仪场所致病菌安全限值》(GB 19053-2003)和《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801-2015)两项。今年,《殡仪场所致病菌安全限值》(GB 19053-2024)获批发布,作为替代性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这几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具有法律效力,要求殡仪服务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消毒卫生、环保减排的要求,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确保殡葬职工与逝者家属的身体健康,也为殡葬领域相关执法划清了生态保护红线。

  此外,相关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行业监管的效率和透明度。如在网络祭祀服务中,网络祭祀服务组织应公开投诉渠道,包括电话、邮箱、网址、手机应用程序等;对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及时汇总,在一定时效内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标准化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殡葬管理和服务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快出台和修订相关殡葬领域标准,为殡葬行业规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近日,全国殡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又将包括殡仪接待、骨灰海葬、公墓祭扫等11项推荐性行业标准纳入制定修订计划。可以预见,随着殡葬领域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殡葬标准顶层设计和布局将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发挥在构建殡葬行业现代化发展格局中的应有作用。


原文链接:http://smzt.gd.gov.cn/mzzx/llyj/content/post_46170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