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团体

江西高院召开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来源:江西政法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12-02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20周年,在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来临之际,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11月29日召开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全省法院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审判工作情况,发布十个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居国屏出席发布会。

  近年来,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依法履职尽责,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纠纷是常见多发的“小案”,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乎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切身感受。全省法院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小案无小事,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强化“如我在诉”的意识,始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办好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以公正司法保障民生福祉。

  一是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省法院于2021年发布了《江西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试行)》《江西省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情形损害赔偿责任比例划分标准(试行)》,为此类案件审理提供了审判指引,统一了全省范围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处理标准。

  二是专业化机制逐步完善

  探索案件集中管辖机制。2021年,南昌市青山湖法院塘山人民法庭正式挂牌成立“南昌市交通事故速裁法庭”“南昌市交通事故多元解纷中心”,集中受理8个主城区的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件。经验做法先后获江西省市域治理现代化“创新实践奖”、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西实践先进典型等多项荣誉,今年还入选了最高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典型案例。此外,全省还有7家法院成立了专门的道交法庭,专门处理道交案件。同时,全省法院还借助“道交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数据互通、信息共享。

  三是前端化解工作做深做实

  协调司法局、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等单位派驻调解员,在调解中心常态化开展道交纠纷的诉前调解。赣州市赣县区法院打造“减讼快处”模式,实现了调解率、自动履行率持续上升,诉讼立案、上诉率持续下降的良好局面。积极运用司法建议助推综合治理,南昌市青山湖区法院针对超标电动车安全治理、未成年学生驾驶电动车警示、保险理赔流程规范等,共发出司法建议17件,反馈率和采纳率100%,相关部门因此开展专项整治活动3次,制定整改措施16件。

  四是裁判标准尺度日趋统一

  全省各级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促进统一法律适用的功能效用,平台运行以来共审核报送相关入库案例73个,回答下级法院提问77个,为审判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引。省法院今年还专门成立专题调研组,形成了关于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若干法律适用问题专项调研报告,对典型争议问题逐一分析研判,并提出裁判思路及规则,为下级法院办理案件提供参考。

  发布会上,发布的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十个典型案例,是全省法院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民生的生动实践。十个典型案例涉及到“好意同乘”、行人违反交通法规、“无证驾驶”、赔偿费用的计算等法律问题,典型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二是促进裁判尺度统一,三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据介绍,下一步,全省法院将持续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畅通沟通渠道,形成多元解纷工作合力,强化调研指导,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加强法治宣传,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全力化解因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产生的矛盾纠纷,把暖民心的“小案”办好,把顺民意的“实事”办实,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1202/20241202612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