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防灾救灾

黑龙江:“家+和”让家家更和睦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12-02

  为做好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工作,黑龙江省在市县建立了320个各具特色的“家+和”婚调工作坊。依托综治中心,由法官、律师入驻工作坊,会同妇联干部,针对矛盾答疑解惑、提供专业法律解答,通过“网格+”将司法触角延伸至基层社区、村屯。

  早上八点,刚到社区的王佳莹就看到76岁老人王桂兰(化名)坐在社区门口的台阶上抹眼泪。

  “姨,您这是怎么了,遇到啥事儿了?”王佳莹快步走到老人身旁,慢慢地搀扶她起身。

  “儿媳妇嫌我说话不中听,大早上就和我吵吵起来了。”她紧紧拉着王佳莹的手,眼泪不停往下掉。

  “您放心,我这就陪您回家跟儿媳妇‘说和说和’,都是一家人,把话说开比憋在心里强。”听到这番话,王桂兰的情绪渐渐地舒缓了下来,“我就知道,你们这是个讲理的地儿!”

  王佳莹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桥南街道佳丰社区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家+和”婚调工作坊的家事调解员,自2020年社区成立“家+和”婚调工作坊以来,这里已然成为社区家事调解的重要阵地。

  

  调解团队部分成员

  “‘家+和’就是要家家和睦,促进社会稳定。”黑龙江省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综治中心发挥“联”字优势

  陪着王桂兰回到家中,儿媳妇李凤芝(化名)没好气地埋怨婆婆,还带来个外人来撑腰。

  王佳莹看到二人都处于气头上,便分开给二人做工作。

  “婆婆平常对你怎么样?”“那真是没的说,像亲闺女一样。”儿媳妇说道。“你俩就是婆婆着急说的一句话让你多心了,其实这不是她的本意。”

  回想起婆婆平日里对自己的好,儿媳妇说:“我想她也不是想赶我走的意思。”

  做通了这边的工作,王佳莹又来到了婆婆的房间,让她多理解儿媳妇再婚情绪敏感,双方各让一步。经过了一上午的调解,二人终于愿意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和好如初。

  “谢谢你啊闺女,要不是你,这个家可能就散了!”王桂兰紧紧地握着王佳莹的手说。

  正如王桂兰所说,“家+和”婚调工作坊自成立以来,目标就是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以前居民有事儿,首先想到的是到法院打官司,现在首先想到的是来到工作坊找我们调解。”王佳莹欣慰地看到,这个充满温情的调解平台帮不少家庭打开了心结。

  简单的家庭矛盾,调解员说和说和,矛盾便能化解,当面对复杂的家庭纠纷时,“家+和”婚调工作坊则依托综治中心,借助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庭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各方力量,组建联调小组,即刻介入调解,以防矛盾激化升级。

  刘帅(化名)与赵凤(化名)是一对四年前结婚的夫妻,随着2022年孩子出生,育儿带来的各种压力,让双方多次爆发激烈争吵。

  今年6月,正在入户走访的王佳莹预感事态在升级,在安抚好双方的情绪后,第一时间联系联调小组。由联调小组分工负责——社区负责讲“情”、司法所和派出所负责讲“法”。

  

  为有“经济压力引发婚姻危机”家庭提供理财建议

  通过联调小组明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导,夫妻双方激烈的情绪缓和下来了。

  “佳丰社区处于城乡结合部,人员情况复杂,家庭矛盾多样。”为此,王佳莹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熟的优势,经常性走访社区有关家庭、困难群体等,排查登记,“为的是及时了解到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倾向动态,避免工作‘盲区’。”

  “婚姻家事体检”及时发现隐患

  “听说过身体体检,对婚姻家事进行体检,还真是头一回体验。”

  哈尔滨市南岗区繁荣街社区居民刘丽娟就体验了一把:“瞧,有体检报告,还有工作人员进行解读分析、提出建议,太周全了!”

  这也是“家+和”婚调工作坊的一个创新。

  近年来,南岗区“家+和”婚调工作坊通过实体、热线、网络平台等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无缝对接,力争做到矛盾“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其中刘丽娟体验的“婚姻家事体检”,就是围绕当事人日常生活中遇到涉及情感危机、财产保护、老人赡养等家庭婚姻家事问题,通过法智体检软件进行答题检测。线上生成体检报告后,由专业调解员进行分析解读,给予当事人法律咨询或心理辅导。

  如果说这套“体检”能线上帮助居民化解婚姻家庭中的风险隐患,那么专业律师团队介入,则真正地把法律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现场调解

  王雨竹是一名专业律师,同时也是“家+和”婚调工作坊微信平台的常驻法援志愿者。平时谁家有个难心事儿、闹心事儿,或在平台上询问、或线上私聊,立马可以得到专业的法律意见,这也让“家+和”婚调工作坊越来越赢得居民的信任和认可。

  就在不久前,有位女性的留言令王雨竹印象深刻。王雨竹和工作坊成员,一起来到了留言者的家里。

  原来,这位女性再婚后,夫妻双方在女方婚前孩子教育理念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导致女方曾多次搬出去单独居住。但是婚后二人生育的小女儿仅不到1岁,男方不让女方看望孩子的行为,让家庭矛盾激化无法调和。

  掌握情况后,工作坊成员从情感方面进行疏导,王雨竹则从法理上给予专业的意见建议,并邀请专业调解员参与调解。经过多次调解,双方均表示可以各让一步,并写下调解协议书,同意各自履行义务,重归于好。

  “协议的关键在于执行。”王雨竹在“家+和”婚调工作坊进行调解时,发挥专业律师的优势,不仅让当事人在情感上接受,更在流程上合法合规。

  法官“坐镇”提供法律专业意见

  在黑龙江,化解家事纠纷的“法律明白人”不止律师、网格员,也有法官的参与。

  2023年起,哈尔滨市呼兰区法院派驻法官入驻“家+和”婚调工作坊,针对家事纠纷答疑解惑,提供法律专业保障,积极推动家事纠纷多元解纷,最大限度实现“预防在前、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法官为当事人调解婚姻矛盾

  近日,在呼兰区综治中心,一对兄弟因为老人赡养问题起了争执,吵得不可开交,正打算去法院打官司。

  派驻在该中心的法官,第一时间对二人进行了说理释法。待二人的情绪稳定后,辖区司法所、妇联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展开了调解工作。

  原来,兄弟二人是因为“老人赡养费的承担问题”发生了分歧。“考虑到该案属于家事纠纷,个别子女常以‘父母偏心、分家不公’为由,拒不履行赡养义务,因此在化解矛盾的同时,更要兼顾亲情理念的灌输。”兼任呼兰区家事纠纷调解站站长的呼兰法庭庭长孙维表示。

  于是,呼兰法庭、司法所与呼兰区妇联、社区发挥各自优势,找准矛盾焦点,耐心地从传统道德、人伦亲情、法律规定等方面,对兄弟二人进行劝导。

  通过多次“情理法”并重的诉前调解,兄弟二人表示,一定会让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该案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为了扩大‘家+和’婚调工作坊的辐射面,我们积极争取区委政法委支持,在综治中心设立婚姻家庭纠纷窗口,派驻干警、妇联干部轮流‘坐诊问病’。”呼兰区妇联主席王静表示。

  目前,“家+和”婚调工作坊通过“网格+”将司法触角延伸至基层社区、村屯,共同建立“点对点”结对联系的片区法官制度,让小网格发挥大作用,激活了家事纠纷化解的“神经末梢”。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07/2024-12/02/content_1275701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