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防灾救灾

一场“静悄悄”的庭审彰显了司法温度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12-02

  近日,吉林省长春新区人民法院高新人民法庭在审理一起特殊的离婚纠纷案件中,通过聘请手语翻译辅助办案,帮助听障当事人与法官进行沟通,顺利完成庭审,并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彰显了司法温情。

  原告与被告是夫妻关系,均为聋哑人,因种种原因产生矛盾,最终决定离婚。双方育有一女,尚未成年,因智力存在缺陷无法独立生活。二人在对女儿抚养及财产分割问题上未达成一致意见,遂诉至法院。

  为最大限度保障双方权利,保证庭审顺利进行,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特殊情况,专门为原告和被告聘请了专业翻译人员,在开庭时全程提供手语翻译。

  

  案件开庭后,法官尽量放缓庭审节奏、放慢语速,耐心等待双方当事人与手语翻译进行交流、确认,以确保手语翻译精准度以及当事人表达真实意思的完整性。

  通过法庭调查与法庭举证后,法官将调解重心放在了孩子的抚养问题上,双方在抚养权以及抚养费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

  法官耐心细致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以法、理、情相结合的方式反复对双方释法明理,随着调解的深入,双方当事人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法官的细心劝解下,双方当庭达成了调解协议,对离婚与财产分割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同意孩子由被告抚养;鉴于孩子成年后也不能独立生活的特殊情况,原告在法官的建议下,同意延长抚养费给付时间,满足孩子在成年前和成年后的基本生活需求;双方均同意被告名下房屋将来由女儿继承,为孩子未来的生活提供一份保障。

  

  未用声音意已传,此时无声胜有声。聘请手语翻译为听障当事人提供帮助,能够将听障当事人的内心意思表达给法官,也能够将司法温度传递到听障当事人的内心深处。

  这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新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实践,不仅体现了新区法院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与尊重,也彰显了法院在处理复杂家事纠纷时的智慧与温情,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3/2024-12/02/content_1275716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