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风采

山东省临沂市 凝聚社会组织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山西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4-11-01

  孙文婷胡素珍刘向猛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社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逾6.8亿元,参与实施乡村振兴项目350余个,受益群众160余万人次。

  突出“大谋划”形成整体工作格局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将党的建设作为推动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打造“沂心向党  沂意为民”党建品牌为载体,引导全市社会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守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初心使命,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统筹部署推动。将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全年的重要工作任务,加强动员部署和督促指导。今年4月,召开全市社会组织工作会议,对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加大督促推动力度。制订出台《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发布《关于引导全市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倡议书》,并在全市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再强调、再推进。

  三是打造培育基地。高标准打造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完善孵化培育、能力提升、项目支持、成果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有针对性地为初创期和转型期的社会组织提供支持服务,有效破解社会组织支持政策不完善、引导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基地目前已招募入驻社会组织33家,引导开展活动100余次。

  突出“大对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加强部门协同。注重发挥乡村振兴部门、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以及党建工作机构等职能部门作用,强化工作协商,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加大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二是推进上下联动。协调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等8家省管社会组织及部分市管行业协会商会到沂水县开展山东省社会组织“强服务、走基层、建新功”调研活动,对接企业50余家,达成招商引资意向项目2个、合作意向近50项。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动员市级行业协会商会深入特色产业县(区),发挥功能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深化东西部协作。鼓励支持有实力和能力的社会组织,在助力本地乡村振兴的同时,依托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对口支援青海和协作重庆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捐助、结对共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帮助提升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助力协作地区乡村振兴。

  突出“大发展”引导社会组织服务大局

  一是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市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助力打造乡村特色产业,推动“郯城银杏”“苍山蔬菜”“费县蜜薯”“莒南花生”“蒙阴蜜桃”“临沭地瓜”“孙祖小米”等特色品牌建设,提高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电商平台为引擎,开展助农直播300余场,农产品展销20余次,销售金额达9000余万元,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15家行业协会商会带领近百家会员企业参加中国临沂地产食品博览会、兰陵菜博会、沂水县食品博览会、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会等,累计推动17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2家旅游类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打造“初心不改”“永远跟党走”“拉住老区人民的手”“群众路线”“沂蒙风情”等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协助27处“沂蒙乡愁”旅游民宿建设,在沂水县打造“行走中的家”民宿品牌,推动泉庄镇等5个乡镇入选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莒南县木梳行业协会打造市级非遗项目“高榆木梳”品牌,推动“非遗+电商”平台建设,打造“山东手造”新名片,有效带动300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年收入增加20余万元。

  二是强化技能培训赋能添翼。把村民技能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着“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发动机”和“中转站”作用,积极有效链接社会资源,将人才、技术、资金、服务等资源投放到乡村,开展“菜单式”靶向培训,激发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技能创业、技能致富、技能增收,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30余家社会组织发挥“信息排头兵”“科技培训员”作用,深入生产一线推广先进技术,传播先进理念,通过“理论+实操”的方式,开展各类技术培训90余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创新动能,解决渔业、果品、养殖等生产技术难题,促进产业增收700余万元。50余家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重点在建筑、快递、电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行业,培训农民工8万余人,切实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建设和农民致富增收。

  三是实施慈善救助彰显温度。做实社会组织与慈善救助衔接工作,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聚焦乡村建设、儿童关爱等方面广泛开展“汇聚爱心,情暖沂蒙”“‘沂’心护童,关爱成长”等活动,带动形成乐善好施、守望相助、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不断擦亮临沂有爱心、有温度的“慈善之城”名片。全市慈善组织开展40余场大型慈善救助活动,实施40余个品牌项目,发放救助款物价值3.1亿元。实施 “情暖夕阳”关爱项目、“善爱沂蒙  情系桑榆”公益助老项目;举办多场爱心捐赠活动,向孤困儿童捐赠款物880余万元;举办慈善助学晚会,发放助学金7200万元,救助2.5万余名困难学生;70余家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服务活动1.1万余场次,投入款物价值208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102万余人;开展关爱儿童活动28300余次,投入资金613万余元,帮扶乡村孤困儿童4000余人。

  四是加强文化建设夯实根基。引导社会组织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农民思想文化素养提升两个着力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70余家社会组织持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助力镇村文化站建设,组织、参与“写春联送祝福”“戏曲进校园”“拍摄全家福”“文化大集”“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阅读推广等活动220余场,将优质“文化大餐”送到村民身边,丰富村民文化生活。60余家镇街商会通过“商会+”模式推动村企融合发展,打造30余个本地特色品牌,举办文体活动1700余场,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山东省友芳公益基金会发起实施“友芳爱心书屋”项目,在全市64个农村社区建立爱心书屋245所,捐赠图书价值380余万元。

  五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大局。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民生需求的扫描仪,公共服务的递送者,诉求表达的传声筒,公共冲突的调节器”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和质量。全市2.28万余家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立足实际,广泛开展健康义诊、文体娱乐、消防安全、反诈宣传、矛盾化解、走访慰问等各类活动1.35万余次,全方位多角度满足村民需求,打通服务村民“最后一米”,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原文链接:https://mzt.shanxi.gov.cn/swjy/202410/t20241030_96826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