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文化

我的“坑里姑”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10-19

  □曾家勇

  小时候的事,我现在依稀仿佛能够想得起来的,最早的一件当是秀华姑的出嫁。

  秀华姑在我父亲的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平日里族亲中侄孙辈的都喊她“细妹姑”,因为嫁在本村中一个叫“坑里”的地方,所以大家更多的时候也就喊她“坑里姑”。

  因家道贫寒,“坑里姑”出嫁时没有隆重的婚礼,也没有丰盛的嫁妆,更没有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热烈场景,有的只是亲友间的依依惜别和浓浓祝福。

  按当地婚俗,当年才四岁多的我被家人安排为“坑里姑”送亲。送亲到婆家得讲究诸多礼仪规矩,临出门时父母千叮咛万嘱咐,但到了地儿,年少懵懂的我早就忘了个一干二净。上桌吃席没吃相、新房婚床胡闹腾等等,按“坑里姑”的说法,其间反正是落下了不少笑柄的,但当年模样俊俏、顽皮可爱的我倒是给当日的婚宴平添了许多欢乐。

  从古代到现在,部分地区都有着一样习俗,在嫁女儿时要泼一盆水,这也就是谚语“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的由来,亦即希望女儿嫁出去后能够和和美美,不要出现吵架等问题而跑回娘家。由于夫家与娘家同村且相隔较近,“坑里姑”婚后,常隔三岔五地回娘家串门,在我看来,“坑里姑”的每次回娘家,当然不是因为在夫家、婆家受了委屈的缘故,更多的应该是出于对娘家亲情的眷念。印象中,每次回到娘家“坑里姑”总是欢声笑语的,并手脚利索地帮我们家跟林修叔父家无微不至地张罗这张罗那的,还会带着自家栽种的粮食和瓜果分享给我们,这在缺衣少食的那个年代,尤其难能可贵。此外,每年农忙时节的关键时候,她和姑父俩都会雷打不动地带着农具到田地里帮忙除草、插秧或收割稻麦,姑父壮实敦厚,寡言少语,质朴平和,吃苦耐劳,是干体力活的一把好手。俗话说,嫁作他人妇,不忘娘家亲。“坑里姑”的这一点,是父亲向来所津津乐道的。

  “坑里姑”家里经济并不殷实富有,婚后先后生养了四个男孩后又抱养了一个女儿,在脸朝黄土背朝天中,硬是一把屎一把尿地渐渐把他们拉扯成年,并在自家老屋的不远处盖起了一栋砖瓦新房,这个中的艰辛与苦涩自不必说。俗话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坑里姑”家的几个小孩平常与我们家多有走动,感情还是比较深厚的。她的大儿子与我年纪不相上下,性情内敛,品行端正,小时候经常玩在一起,后来因为各自向学和工作的原因才慢慢少了联系,但心里对他的好感却一直没变,结婚的时候我遂刻意招呼了几个堂弟一起随礼赴宴,另外的三个儿子也渐次在省城置业安家,眼下生活安稳。女儿虽说是抱养的,跟“坑里姑”一家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且性格开朗,乖巧懂事,之前从未打过照面,去年因为与村邻纠纷琐事及小孩上县城求学的事带着丈夫专程来找过我,彼此才得以相识。

  自从迁居城关后,我与“坑里姑”便鲜有机会碰面了。今年清明回老家坑园,中午与叔父两家聚餐时,我热诚地把刚好也在老家的秀华姑也邀请了来。多时不见,“坑里姑”比之前黑瘦了许多,但“纵使心中千头万绪,脸上始终晴空万里”的乐观之性情依然。席间言及亲情,言及家族的过往与现今各自家庭之种种,大家其乐融融,不胜唏嘘。

  人生岂能事事圆,阅尽沧桑皆坦然。其实每个人生命里,都有最艰难的那一段时刻,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熬过了很多苦难。没有山穷水尽,哪有柳暗花明;没有万念俱灰,哪来绝境重生,总是熬得住涅之痛,才配得上重生之美。

  (作者单位:连江县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fayuanwenyi_1017/487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