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在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硅藻检验室里,电子显微镜真空泵持续运转,发出低沉的声响。伴随着这样的背景音,法医赵建将案发现场采集的水质样本放大2.4万倍,观察其中的菱形藻。
“不同于医生看诊,法医检验鉴定是一个逆向过程,就是不断地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解读最后密码,努力还原事实真相。”怀揣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赵建扎根刑侦一线12载。他带领团队完善升级了硅藻检验技术体系,破解水中高度腐败尸体死因鉴定多项核心技术难题,为全国一系列重大案件的调查侦查提供关键证据,有效地打击和震慑犯罪。
从警以来,赵建发出检验鉴定报告800余份。
攻坚克难:让硅藻成为溺死诊断“金标准”
“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警察梦,一个是医生梦。2012年,我从中山大学法医学专业毕业后,加入广州警队,成为一名法医,两个梦想正好一起实现了。”36岁的赵建如今是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法医检验科科长。
从警以来,赵建勘查重大、疑难现场400余次,检验尸体600多具,发出检验鉴定报告800余份。他的工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某年,广东某市潘某被人抢劫杀害,其尸体在水中被找到。21年来,警方持续追踪,最终将嫌疑人抓获。然而,心存侥幸的嫌疑人拒不供述作案过程。赵建应用硅藻检验技术对尸体骨髓进行检测,发现没有硅藻,最终明确受害人为死后入水。面对铁证,犯罪嫌疑人供述了犯罪经过。
“硅藻在诊断淹溺成因死亡中十分有用。它们在各种水域中广泛存在,一旦随水流被吸入或吞下,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骨髓等不同的器官中,所以只要能在脏器中发现硅藻,基本可以确定受害人是生前入水。”赵建解释说,不同水域的硅藻拥有不同的特征,因此通过对硅藻进行分析,还可以判断这份硅藻来自哪片水域。
原来,水中高度腐败尸体的死因鉴定是国际公认的难题。硅藻检验方法已经存在百余年,但在实际操作中,传统检验技术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十余年来,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的法医们一直在攻克难关。聚焦小小硅藻,赵建和同事面对常人望而却步的高度腐败尸体潜心钻研。他们从基础的理论到技术方法的建立,再到相关设备的研发,最终形成了系统的技术体系。
其间,赵建完成省部级项目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出版专著4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7篇(SCI收录16篇)。系列成果中,“微波消解—真空抽滤—扫描电镜联用法”为溺死诊断提供了准确、高效的硅藻检验技术,检出率从过去的28%提升至97.4%,达国际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他带领团队解决了硅藻检验诊断溺死的重要理论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硅藻检验量化指标,显著提高了溺死诊断的准确性。
探索不止: 推动法医技术进步守护公平正义
法医是一个为案件侦查和审判提供科学证据的职业。对于赵建而言,这一领域仍充满了吸引力和挑战。
“我们利用AI自动识别,从成千上万张图片里找出最可能是硅藻的区域,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赵建带领团队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硅藻自动搜索、比对技术,破解基层技术人员检验硅藻搜索难、识别难、定性难的困境。
目前,赵建所在的实验室年均70%的案件来自外省市。“我们做出这样的成果,不仅是为广州公安服务,也是为全国同行服务。”近年来,赵建组织培训了150余家单位的技术人员,并指导国内公安、院校等70多家单位硅藻检验实验室设计、建设和技术支撑。硅藻检验技术成果已在奥地利等国外实验室应用,显著促进了行业技术革新。
“法医学是一门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既然走上了这条路,那么学习就永远没有止境。”赵建说,“水中腐败尸体的死因鉴定难题已基本解决,接下来将着眼于解决陆地上的一些腐败尸体死因鉴定难题。”
基于服务公安实战的需求,2023年,他负责对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解剖中心升级改造,进一步建立了法医学虚拟解剖实验室、生化检测实验室等,利用多种专业设备助力法医病理鉴定。
“每当找到案件的真相,为死者‘说出’他最后没有能够讲出来的这些话语,我就很有成就感。”赵建说,“我们不断尝试探索,为的是不断推动刑事技术、法医技术的进步,守护公平正义。”
掷地有声
助力侦办3100多宗重大疑难案件
赵建曾获得公安部科技奖二等奖1项(个人排名第1),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个人排名第4);被授予首届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全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入选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库。
多年来,赵建为全国一系列重大案件的调查侦查提供关键证据。其中,针对水中腐败尸体死因鉴定难题建立硅藻检验技术体系,解决多项核心技术难题,成为行业标准,取得国际认可,应用于北京、上海、湖北等29个省份的3100多宗重大疑难案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