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盗案
□沈国徐
位于山窝窝里的洋边村发生了一起盗窃案。
接警的李然带另一名青年民警杨小艺赶赴洋边村。只见一条蜿蜒的山路,路两边种了很多桉树,树影婆娑。李然隔着车窗看着孤零零的山路,不禁入了神。
“现在这种村子,年轻人都进城赚钱去了。所以呀,老人与小孩偏多。”
“而这种盗窃案已发生多起,连报警人都不知道失窃的准确时间,现场基本被破坏得差不多了,才报警让我们去。”
“好了,我们又不是神。我们只能像老电影一样嘿嘿地拍着他们的肩膀,我们的胸脯,安慰着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老乡不要急。”杨小艺边点着刹车片,边自顾自地说道。
李然心里一动,回想起这几年接到的侵财案件,还真被杨小艺一语中的了。
很快便到了报警人张银年老人的家。满头白发一脸皱纹的老人激动地握着李然的手,就像看到了救星:辛苦啦,警官。还要麻烦你们百忙之中跑来这么偏远的地方!”
“老乡,您客气了,守土有责,这是我们的责任!”
“那太谢谢您们了。我千省万省,几年下来,就攒了4000元,刚刚想着开春了,拿点去买化肥,没想到一拉开抽屉,竟长翅膀飞走了。你们一定要替我找到那个可恶的贼呀。”
钱藏在一本挖空的旧字典里,旧字典在一叠旧报纸堆里。发黄的旧报纸充满时间的质感。
“能大致推一下钱不见了的时间是几个几天前?”李然环顾着四周,问道。
“上次动这笔钱,是上周拿去买种子。后来没再动过,直到刚才。”张银年眉宇间闪过一记刺痛——自己还是太大意了!
没有好的线索,李然和杨小艺屋前屋后勘查一阵后,分别往两个方向,问问左邻右舍去了。
“最近有什么陌生人来你们村子?”一连问了好几户,直到问到张翠花老人,她眼睛一转,想起了什么,让李然的耳朵靠近过来。
张翠花低声对着李然耳朵,说道:“张桂林的孩子有回来过一次,还带了几个朋友,玩了一天,又匆匆走掉了。”
“张桂林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李然紧问道。
“我们从小就叫他小歪,大名不记得了,张桂林一直唤他大仔!大概20岁左右。辍学后便跑去城里收破烂了。”
小歪这个小名深深印在了李然正在迅速运行的大脑里。他开始像玩拼图一样,逢人便问这个人的情况,人物特征一个方块一个方块地拼凑起来。但大家除了记得小歪这个名,大名都不记得。
或者根本就不需要大名。李然灵机一动,打开警务通里的智慧平台,把小歪输了进去。待会果然跳出一个叫张大正的人,小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备注。李然恨不能与录入人员信息情况的人马上握一下手。太称职了!更贴心的是,与张大正常腻在一起的几个年轻人的照片,也被平台采集了。
李然把那几个人的照片指给村里人,大家异口同声:那天来村里玩的,正是这几个后生仔。
为不打草惊蛇,李然只记住村东边的一间敞亮的瓦房里住着一个与村里人都处不好关系的叫张桂林的人。
过了几天,李然一直觉得此事有点蹊跷。
张桂林竟是退伍军人,后来改学木作,成了木匠。当大家都喜欢更经济实惠的合成家具时,张桂林又转行包山种合成家具材料来源的桉树去了。
“进村的路两边,都是你种的桉树?”李然问道。
“对,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桉树这货生长快,几年就能成材,不用前人后人的。你大概也听说了,我是村里最不合群的人。因为我最早包山种桉树,我发财后,村里人都说按树是污染很重的树种,说我破坏了村里的好山好水。”一脸黝黑的张桂林嗓门大,心直口快。
“张大正是你孩子吗?”
“是的,我管教不好,给政府添麻烦了!”
“他很老实。当我们在网吧找到他时,他便交待拿了你们同村张银年的钱。”
“好汉做事自己担,这点跟我很像!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但是,他交待是拿钱,但其实法律讲程序与结果,趁人不备,拿钱就是偷。不能定案的是他偷钱的数目与张银年报警失窃的数目不合。”李然说出了疑虑。“张大正说他偷钱时,只取2000元整,其他的钱,他没动!张银年说的是他4000元都被一窝端,偷走了!”
“2000元!这数字有点意思。前几年张银年的孩子生病时,曾向我借了2000元。”张桂林抹了一下下巴,微微一笑。
“你觉得谁才是说谎的人?”李然盯着张桂林
“我从小就教育孩子,做人要像桉树一样坦荡。”张桂林用手比划了一下桉树的样子。“其实村里很多人都向我借过钱,后来都以我要补偿村里损失的山水为由,不还了,呵呵!”
拜访张桂林后,李然正在考虑要不要把张银年叫来派出所,仔细地再询问一下。不想还没过多久,张银年自己来到派出所,说在狗窝里找到了2000元,一定是张大正在现场扔下的钱,被狗当骨头叼走了。
据村里人讲,就在李然拜访张桂林之后的不久,张桂林去找了张银年。张桂林嗓门大,村里人都只听到他的声音在村子上头嗡嗡地响。“我孩子从不偷,是你们欠钱不还,惹恼了人。我孩子将它们拿回去。你说大正是拿你2000还是4000……你对着天地说,只要说出来,我手头这一沓钱就是你的……”
后来张桂林提一沓分文未动的钱前脚刚大步流星地离开,张银年后脚便颤巍巍出了门,脸红耳赤地,还急急地让一近房亲戚载他,就是这一次来了派出所。
又过了几天,张桂林拿一面“明察秋毫”的锦旗来到派出所,一进门便握着李然的手,声如洪钟:“谢谢李警官能明察秋毫,没给犬子一个惯偷的身份——能行政处理最好,拘留多久都没关系。” (作者单位:诏安县公安局)
责任编辑:林少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