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防灾救灾

盘活资产26.33亿元!贵州贵阳以法治之力为企业发展赋能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7-06

  初夏,华灯初上,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太平路,贯城河人流如织。

  街边警务站24小时警灯闪烁,治安民警全天候巡逻……

  “当地社会治安好,秩序好,钱包不小心丢在小吃店都找回来了。”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女士说。

  

  近年来,贵阳贵安政法系统紧盯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紧扣社会治安重点工作,坚持底线思维,合力攻坚克难。贵州省统计局测评数据显示,2023年,贵阳市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2024年以来,贵阳贵安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有力维护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全面推进“强省会”行动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沃土,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重要磁场。

  2024年,贵阳贵安强化担当作为,回应企业关切,高扬法治利剑,开展专题大调研大走访,多措并举,以法治之力护航贵阳市营商环境建设。

  纾困解难  让企业经营更放心

  贵阳市南明区人大常委会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了解到辖区思索电子有限公司存在相关诉求,该公司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扶持传统企业向人工智能领域转型。据悉,该公司主营业务隶属于AI领域,调研组现场联系政府职能部门,反映企业诉求,并持续跟进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辖区企业更好发展新质生产力。

  “企业有困难了,这个时候不帮什么时候帮。”调研组一行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多次表示。“‘放管服’极大地减少了审批时间”“‘一网通办’更加快捷”……南明区人大财经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明区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举措得到了企业负责人的肯定,但仍存在融资难、物流成本高,税费负担重,人才引进难等问题。

  赋能增效  为企业发展添动力

  6月11日,贵阳市2024年“民法典宣传月”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乌当企业专场”普法活动在新天花卉大世界举行。乌当区委政法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到相关企业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走访,和企业负责人、市场管理方、企业法务、各执法部门进行了多次的沟通交流,成立了工作室,专家坐诊,最大限度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风险和实际问题,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市各地成立调研组,纷纷走进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生产、产品研发应用情况,并与负责人深入交谈,现场为企业“支招”,更好惠及发展所需和群众所盼,真正把事办到企业心坎上,以法治之力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

  法治护航  助企业发展更健康

  贵阳市政法系统班子成员255人挂点联系民营企业257个、重大项目33个,审结一审商事案件5.21万件、结案标的额432.78亿元,审结破产案件183件、盘活资产26.33亿元。检察机关共办理破坏乡村振兴刑事案件419件、604人,帮助390名农民工讨薪929万元。

  2023年6月,“修文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知识产权与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在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揭牌,为地理标志农产品提供知识产权维权的法律支持,助力修文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产业优化升级,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贵阳市南明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引导代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出议案建议,共收到相关建议20余件,把“让代表敢提”落到了实处。该区开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主题活动,统筹运用乡街人大力量,全区500余名人大代表将以不同形式参与其中。

  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审判工作实际,优化司法便民利企工作举措,积极发挥审判职能,推进改革、加强创新、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着力提升司法服务能力水平。

  “为进一步实现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财产保全反担保案件办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指引(试行)》。”云岩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有助于优化司法服务,激发企业“活水”,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从而形成一个案例拓展到形成一批实践的长效机制,为省会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法治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根基,为市场主体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和合法权益保障提供强力支撑,对营商环境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创造好的经济发展的条件,才能真正为“强省会”行动提供好各项支撑。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60/2024-07/05/content_127353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