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调研

推动警力下沉 夯实基层基础 孝感以警务改革助推“派出所主防”提质增效

来源:湖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5-25

  2023年11月,湖北省孝感市公安局机关民警高莉暂别政务服务窗口,下沉到基层派出所,她利用专业所长,为企业、群众“跑腿”办事30余件,成为社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近年来,孝感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矛盾排查预警与社会力量联动,在推进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过程中,聚焦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推动重心往基层下移、机关警力往基层下沉、政策往基层倾斜。市县两级164名机关民警下沉派出所,专司社区警务,零距离服务群众,助推“派出所主防”质效明显提升。

  有效充实基层力量

  “前期完成了6个社区标准地址信息的采集,我们要定期更新,让基础数据准确鲜活。”4月25日,负责孝南七一社区的民警穆小景在社区工作碰头会上说道。穆小景原是孝感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基层基础大队教导员,过去主要负责考核派出所基础工作。去年,她主动申请下沉到孝南分局车站派出所担任专职社区民警。

  今年3月,孝感市公安局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穆小景联合有关部门,带领网格员、辅警走村访企,采集“一标三实”标准地址信息300余条,及时完成录入、审核工作。走访中,她兼顾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反诈防骗宣传等工作,把“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护平安”落到实处。

  孝感公安目前已推动市级机关下沉30人,县市区级机关下沉134人,全市城区城关派出所警力占比由40.2%提高到44.9%,基层力量得到有效充实。同时,全市派出所积极推行“警务区+网格”服务管理模式,发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群众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发挥业务骨干专业优势

  孝昌县公安局兴城派出所民警徐文妹曾在孝感市公安局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侦查支队跟班学习一年,参与过多起电诈案件办理工作,业务能力过硬。学习结束后,她下沉到孝昌县桃源社区,服务群众、打击犯罪。

  为有效降低辖区警情,徐文妹从个案入手,找规律、堵漏洞,制作明白卡、短视频、小妙招等宣传资料,指导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巡逻防控、邻里守望、宣防教育等活动。

  根据研判信息,4月10日凌晨1时许,正在带队巡逻的徐文妹发现一男子正在切割电动车车锁。她立即喝止,亮明身份,同时呼叫附近巡逻力量,成功抓获正在盗窃电动车的嫌疑人王某。

  做基层欢迎的人,做对基层有用的人。来自机关的下沉警力中不乏业务骨干,专业警种的工作经历让他们有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在社区,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打”的经验助力“防”的主业增效。同时,孝感公安还坚持打防并举,建立“勘案件、查漏洞”一体机制,治安部门负责人每周踏勘发案现场,派出所所长做到刑事案件发案后必到现场。

  完善防范体系建设

  去年11月29日,云梦道桥社区警务室“老杨工作室”挂牌成立。曾担任云梦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副主任的杨运柏,由负责后勤的调度员成为一名调解纠纷、服务群众的调解员。

  4月5日,云梦县道桥镇某村道上,张某与王某因车辆剐蹭相互指责,引发肢体冲突。“都是乡里乡亲的,动手的‘成本账’可不是一笔小数字。”杨运柏出警后立即找来了“红马甲”警务团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工作,在大家一番劝解教育后,双方握手言和。

  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孝感公安扎实推进“两队一室”建设,明确在全市第一批建立100个专职化、标准化警务室,命名10个市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18个“枫桥式警务室”,建成“五联十防”队伍50支,构建“派出所—社区—小区”三级基层警务体系。同时,他们协调相关部门,联合共建风险隐患“汇研交办处”排查预警机制,倾听百姓民生诉求,把握矛盾纠纷动态。今年以来,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34.4%、6.2%。

   稿件来源:人民公安报


原文链接:http://www.hbcaw.gov.cn/zfgg/58252.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