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智慧文化

坚持“小快灵”,通道县探索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轻骑兵”模式

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5-23

  湖南长安网讯(通讯员 龚静)为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通道县坚持“小快灵”普法,在全县开展了多形式、全方位的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提升法治宣传实效的新路子。

  宣传切口小而精,听起来能“解渴”

  通道县整合律师、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等资源,组建一支“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轻骑兵”,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易受侵害群体开展精准普法宣传,深入宣传未成年防性侵、防校园霸凌、反家庭暴力、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未成年人掌握自我保护基本法律知识。

  此外,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法治讲座,针对群众反映热切的相邻纠纷、土地纠纷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等问题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积极解答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难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大家纷纷表示这种宣讲活动接地气、听得懂、用得上。

  这类法治讲堂为农村法治宣传月活动增添了新元素,不断增强村民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深度挖掘了具有通道特色的乡村法治文化品牌,也为基层依法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宣传速度快而优,学起来引“共鸣”

  通道县司法局联合通道县农业农村局等多家“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针对各自普法重点任务对全县11个乡镇开展了全覆盖式宣传,他们立足自身优势、从业领域,主题鲜明地开展特色宣讲活动,达到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靶向”宣传效果,构建出全方位、多层次宣传矩阵。“线上+线下”互为补充,在村组微信群、生活微信群推送法律知识和案例,多角度宣传法律知识和普法资讯,进一步推动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质增速。

  利用各村“村村响”广播、法治宣传栏、公共法律服务点为载体,通过摆摊设点、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解答法律咨询、发放法治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农业法、粮食安全保障法、土地管理法、种子法等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反有组织犯罪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食品安全、毒品预防、道路交通安全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宣传“直通车”开进百姓心坎。

  同时,将宣传资料、法律书籍、法治文化作品等“法治大礼包”免费发放到村民手中,面对面地讲好法治故事,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法治维权意识,引导其安全、文明地开展农业生产生活,不断拓展了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真正实现法治宣传和群众接触“零距离”。

  宣传措施灵而活,品起来有“回味”

  “法治宣传晒摇台来悬胜寨(法治宣传进侗寨),嫩事情乃要计丈(这是一件好事情)。怒碰宁雅道要团结德猫经(发现坏人要团结齐心),奥嫩法律伟吞应猫谈(要用法律保护来惩罚)......。”为提高农民对法律的理解力和接受度,通道县发挥侗族民俗文化优势,将侗族特色歌舞文化作为有效载体,把一些村民想知不知、应知未知的法律法规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融入侗歌、侗戏、琵琶歌、“多耶”、三句半等侗族传统歌舞形式中,让法律“唱起来”。法治歌舞在村寨中广为流传,保证宣传常流水、不断线,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真正实现普法宣传进屋场,法治意识入心堂。

  与此同时,结合非遗文化,通道县将法治元素融入侗锦,织娘向工作人员传授织造经验,工作人员向织娘讲解法律知识,让非遗文化与法治文化实现“双向奔赴”,以法治护航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以非遗助力法治的传播和弘扬,推动普法全面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让普法更聚人气、接地气、有生气。

  此次活动向群众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8000余份、宣传受众2万余人。在通道县,每一个法治宣传“轻骑兵”都是一个“发光体”,他们正在链接更多大众,让法治声音在侗乡大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成为最嘹亮的主旋律、最昂扬的精气神。


原文链接:https://www.hnzf.gov.cn/content/646849/50/139054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