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前行添锦绣 不负林海百里深
——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积极探索生态警务新机制
□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王郡
坐落于南平市延平区西北部的茫荡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生物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模式标本产地,植物品种多达4267种 ,素有“茫荡千重秀,林海百里深”之美誉,是南平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阵地。
城区生态警务站站长在分局生态警务中心开展指挥调度
近年来,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积极探索“林长+警长”“联勤+联动”“科技+警务”生态警务新机制,延伸警务服务职能,多管齐下破解难题,打通森林资源管控“最后一米”。
“林长+警长”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我们到山上巡逻去!”近日,峡阳生态警务站民警朱胜勇一大早驱车直达茫茫林海,开始了一天的巡逻防护工作。自生态警务开展以来,巡山就是他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据延平分局森林警察大队负责人吴志群介绍,延平分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林长+警长”新型生态警务运行机制,在10个重点生态区的水南、樟湖和溪源等派出所布建生态警务站、警务驿站。并确定全区19个乡镇派出所所长为乡镇级林区警长、责任区民警为所联系村级林区警长,全区共配备林区警长234人次,组建专兼职生态巡护队17支、生态巡护队员260人,形成了“全警管森林、全警护生态”的良好局面。
峡阳生态警务站民警与义警在林区巡逻
“我们将生态保护融入日常警务工作,延伸工作触角、优化警务模式,全方位建立生态警务守护体系,常态化推动‘警灯闪烁’‘生态驻巡’等工作,切实扛起守护绿水青山的‘颜值’担当。”吴志群说。
生态警务站、警务驿站成立以来,延平分局通过新机制打击涉林、涉野犯罪案件6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6名,梳理出190多条有价值的案件线索,打掉一条跨越8省6地市,涉及国家一级、二级及国家“三有”等保护野生动物20多种、256只(件),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黑色产业链,多次获公安部、省公安厅贺电表扬。
“联勤+联动”
凝聚合力同心共护
“他们比我们更熟悉辖区情况,有他们协助巡逻能及时发现生态隐患,不仅高效而且更有人情味。”峡阳生态警务站负责人叶玉明介绍着由3支队伍、村民等组成的“特殊”义警队伍。
据介绍,义警队伍既有骑摩托车巡逻,也有步行巡逻。一旦看到村里有人违规在田埂边烧杂草,队员立马上前制止;在山林巡逻时发现零星盗伐行为,队员立即通知民警到现场处置;发现村中邻里发生涉林纠纷的,队员就化身调解员,帮助将矛盾化解在最初阶段;队员还能帮助民警管控涉林重点对象,及时反馈重点人员动向。
除此之外,延平分局依托群防群治力量,协调整合村镇干部、生态相关部门、志愿者、生态公益组织、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群防力量形成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全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林区警长’统筹联勤工作队伍深入山林、走访山林周边村庄,在辖区广泛开展联合执法、基层治理、宣传防范等联勤联动工作,形成以打击、防控、服务于一体的常态化区域警务合力,营造民众参与、监督共治的良好氛围。”叶玉明说。
生态警务站民警入村开展法治宣传
今年以来,延平分局联合生态相关部门,统筹群防群治队伍共开展生态保护、禁毒、反诈等主题宣传活动74次,发放宣传材料565份,检查市场餐馆15家次;救助野生动物12只,排除涉野生动物险情17次……
“科技+警务”
助力守护绿水青山
“南平公安提醒您,请注意自身安全、森林防火、保护野生动植物。”在樟湖生态警务站内,民警正操作无人机对上山群众“喊话”。
生态警务站民警在巡逻中发现捕鸟网并进行拆除
近年来,延平分局深入推进“无人机+巡护打防宣”模式应用。“我们密切与林业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将生态相关部门配备的无人机纳入巡防工作,争取将应急管理部门正在建设的‘一张图’监测预警平台与涉林巡护有机结合起来,凭借无人机灵活机动以及高空视角的优势,通过该平台实时调度无人机,指挥无人机到指定地点巡查,全方位拍摄并实时传送林区影像,清晰捕捉动态信息。并定期巡查,以及时发现各类涉森林违法犯罪线索。”吴志群介绍说。
无人机“空地联动”巡防的介入,只是延平分局智慧赋能生态警务建设的一处缩影。该局还通过电梯广告、印刷宣传帆布袋等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推广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浓厚氛围,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修复。
执绿为笔绘福篇,铿然足音启新程。延平分局将不断创新完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建设更绿更美的山城贡献公安力量。
责任编辑:林少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