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防灾救灾

聚焦“四大特色” 立体化建设平安沧州

来源:河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5-18

  □ 孙华敬 史春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平安有了更高需求。沧州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出了“立体化建设平安沧州”理念,从时令、行业、区域、人员四个角度进行全面建设,努力实现从被动保平安向主动创平安、从静态平安向动态平安、从一时平安向长治久安转变。

  聚焦时令特色,创新机制护卫“平安四季”

  对春季涉耕地矛盾纠纷、夏季学生溺水、秋季防火、冬季取暖等各季度具有时令特点的风险隐患进行归纳梳理、列出事项清单,创新“两分三色五个100%”管理办法。“两分”即实行分级管理和分类排查,纵向市县乡村四级、横向市直各责任单位按照季度风险清单,全面开展排查化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格局。“三色”即按照风险隐患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红、黄、绿三色,采取不同化解措施,实现各级风险隐患精准研判、精准管控。“五个100%”即建立底数100%清、措施100%准、时限100%有、责任100%实、发案100%查,构建闭环管理流程,做到无缝过滤、高效运转,以季度平安保年度平安。

  聚焦行业特色,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单元”

  选取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风险隐患多的五大重点行业,部署开展单元式建设活动,形成“自下而上、从小到大,层层建设、逐级推动”的平安体系。“平安教育”以“护校安园”专项行动为牵引,全力打造内外结合、整体防控、科技助力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平安医疗”紧盯医患纠纷等重点领域,通过健全机制、完善措施,治安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医患纠纷调处机制更加完善。“平安市场”旨在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平安石化”压实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责任,落实重点、要害部位人防、物防、技防要求,严守安全生产底线红线。“平安金融”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为重点,深化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打击金融犯罪,维护金融安全。

  聚焦区域特色,打造河海相济“平安地标”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共建“一带一路”三大机遇垂青,沧州市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叠加黄骅港上升为沿海主要港口的重要契机,全力打造河海相济的“平安地标”。全面建设“平安运河带”,连线培树出8个大运河“明珠”派出所、27个“金牌调解室”等一大批警民联动靓丽 “名片”;制定司法服务保障举措,积极推进全流域协同治理,用司法实践守护大运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成功举办第二届“运河话平安”宣传教育活动,6.9万人参加互动讨论,活动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中国长安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全面建设“平安黄骅港”,聚焦政治安全、能源安全、运营安全、生态安全、区域安全五个方面,制定了28项重点任务,构建“全域联动、海陆一体,空中覆盖、地面成网,点线高能、圈层严控”的全链条、闭环式治理新格局,实现了“七个零发生”,为加快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擦亮平安底色。

  聚焦人员特色,培树专兼联动“平安队伍”

  专兼职平安建设队伍是保障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网络更安靖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做好政法队伍“专业”文章。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沧州市深入推进政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建设,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一方面,做好群防群治队伍“统筹”文章。发挥网格员、志愿者、乡贤、“五老”等群防群治力量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最大限度挖掘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基层平安建设,整合优化人民调解员、治安保卫会、治安巡防队、护边(船管)队等“十支队伍”,并统一制定机制,实现力量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学配置,不断增强工作整体性、协同性。

  (作者单位:沧州市委政法委)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pingan.org.cn/pajs/618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