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民生
在威县北外大街妙庄村西头,有一家炸果子的门店,门口贴着红底黄字招牌:老味道果子。店主说,他是用传统方法炸果子,没有添加剂,能吃出记忆中的老味道。老味果子又叫“香油果子”,但并不是用香油炸的,冠名“香油”是为突出果子的独特浓香,表达着芸芸众生对这一传统美食的喜爱。
老味果子是发面的,和面要加酵母,掌握发面时间,过则酸,不及则炸出后类似于死面蛋子,没有一定经验不好把握。过去多用老棉油炸,现在多用花生油,炸出的果子气泡少、肉多,刚出锅时口感最佳,表皮筋道,里肉软嫩,集香、咸、脆、焦于一口。农家厨房多有制作,在农村集市上有时也可以见到,属于传统炸法。
老味果子一般呈圆形,模样有点淳朴憨厚,长条状的叫油条,有的地方叫“麻糖”。关于麻糖的名称,说法不一。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天津税使马堂兼任临清税使,穷凶极恶,贪得无厌,以贡献皇帝为名,勒索市民商贩,抽税罚款,中饱私囊。民愤极大,人们奋起反对,他仓皇逃窜。人们痛恨马堂,就捏面人塑马堂状,下油锅炸,谓之“炸马堂”,久之,人们就把油条称为“麻糖”了。也有的说炸果子用芝麻油或麻籽油,外表带一层糖面,所以叫麻糖。还有的说在面坯表面加糖,撒芝麻,炸出的果子又甜又香,故曰麻糖。
馓子是老味果子的一种,细长条折叠起来,连接不断,香咸可口,嘎嘣脆,属于零食小吃。馓子谐音“散子”,散,有散开、多的意思,在老人看来,吃馓子象征着人丁兴旺,多子多福。所以,看望老人或给长辈拜年时,带几封馓子,老人会很高兴,寓意日子红火,幸福美满。
有一种老味果子是卷入煎饼吃的,薄而脆,故名“薄脆”,一口下来直掉脆渣儿,和煎饼搭配最好吃。小小一个煎饼薄脆,花样很多,口味丰富,有各种美丽的名字,如杂粮煎饼、多味煎饼、舍得煎饼、杜家煎饼等等,可以加火腿、鸡蛋、辣片以及蔬菜,加薄脆的才叫煎饼薄脆。
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炸果子,相对于老味果子则属于新式炸法,不加发酵粉,不发面,但揣面、醒面颇有讲究,炸出来的果子气泡多,颜色金黄,蓬松香脆。
在威县各地的早餐市场上以及集市上都有炸果子的摊点,新式炸法居多,烟气缭绕,特有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金黄色果子在案板上一溜儿排开,令人垂涎欲滴。果子搭配老豆腐、豆浆、豆沫,外加茶蛋一枚,是早餐的标配,不喜欢吃茶蛋,可吃“气布袋”。炸“气布袋”是个技术活儿,首先得把面皮塑成方形布袋儿,轻炸一下,然后撕开一个小口子,把生鸡蛋磕皮倒入布袋,再回锅炸,炸至布袋蓬起,表皮焦红即可。“气布袋”吃起来既有果子的香而脆,又有炸鸡蛋的鲜而嫩,可谓油炸极品之一。
赶集看会,转悠半晌,在大棚底下喝一碗老豆腐,吃几根油条果子,这趟集才算是完整的。在威县生活,如果去串亲戚,提溜一串果子,也是不错的见面礼,和亲朋好友小酌几杯,就果子吃大锅菜,正是浓浓的家乡味道。
(作者单位:威县公安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