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智慧生活

“上楼”难题须在“楼下”解

来源:辽宁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4-05

  南京“2·23”火灾后,电动车充电引发的安全事故引人关注,各地陆续出台关于电动车充电以及停放的新规,严禁电动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现象。

  虽然有关部门明令禁止,但电动车充电管理依然是“老大难”。难管,主要是因为电动车充电是“刚需”。

  据统计,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4亿辆,相当于至少每4人中就有1人拥有“小电驴”。保有量如此之高的交通工具,却难有一个能满足车主需求的停车位。

  辽宁同样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媒体在调查中发现,沈阳某小区有500辆电动车,却只有6个充电点位,明显不够用。没有靠谱的“家”,车主就只能把“小电驴”牵回家。

  做好这件事,不能“以管理为本”,应切实“以人为本”,否则“禁而不止”就会大概率出现。也就是说,要想解决电动车“上楼”难题,不能只是简单地“围追堵截”,而是需要相关部门正视车主的需求,做好“楼下”事。唯有服务保障到位了,车主才会积极响应配合,难事就不难了。

  集中充电棚建成后,后续管理也要加强。日常管理谁来做?维护资金从哪儿来?如何防火防盗?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监管部门、街道、社区和物业公司共同创新思路解决。比如,锦州市在人流密集的地区建立了多个“i电驴”智能充电站,可同时为240辆电动车充电,并具备自动检测充电负荷、起火预警和过电保护等多种功能,让安全充电有了保障;上海市一些小区集中安装了充电装置,上方安装喷淋头和监控,并在旁边配置灭火器,解决了防火防盗的问题;浙江省推广“以换代充”,彻底减少充电隐患……一边是群众需求,一边是安全隐患,因地制宜才能提高治理成效。

  

  电动车虽小,小切口显露的却是大民生。有理由相信,多方努力做好“楼下”事,就能更好解决电动车“上楼”难题。

  


原文链接:http://www.lnfz.cn/news/692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