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防灾救灾

案结情未了 吉林榆树检察院司法救助为群众点亮希望之灯……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1-18

  寒冬时节,白雪皑皑,万树银花。近日,吉林省榆树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李昊楠和同事驱车前往司法救助申请人项某家中进行回访。检察官发现,司法救助金被用于项某的治疗后,其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都得到极大改善,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这是榆树市人民检察院践行司法为民,开展司法救助工作的一次实践。

  

  一次救助,长期关怀。近年来,榆树市人民检察院秉持司法为民的理念,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深化内外部协作联动、搭建多元化帮扶体系等方式,不断完善司法救助程序,持续加大救助力度,为群众纾困解难,传递司法温情。

  

  

  “司法救助工作是民心工程,也是检察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必须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去认识、去落实。”榆树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政说,制定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指引、优化司法救助流程、建立线索移送和审查机制,最终实现司法救助案件覆盖各条线检察业务。全院“一盘棋”,全力推进司法救助工作,形成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的工作合力。

  

  被救助人郭某某的案件线索就是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又通过线索内部移送机制,移送到控告申请检察部门。控申部门经研判,认为郭某某作为刑事案件被害未成年人,在遭受侵害后未得到赔偿,家庭生活困难,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并将司法救助金发放到郭某某的手中。

  

  为进一步提升救助效果,榆树市检察院协调市妇联、市教育局等部门对其开展联合救助。市妇联为郭某某发放了慰问金,送去了慰问品,还聘请了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其制定了心理干预治疗方案,通过定期心理疏导和跟踪干预,帮助她走出了心理困境。检察院与教育局联合对郭某某就学环境进行考察,为其转学制定了预案,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拓宽司法救助线索来源上,榆树市检察院内外融通加强配合,不断提升司法救助质效。在拓展救助形式、延伸救助宽度上,榆树市检察院汇聚社会合力,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因案施策、因人施策,实现分类帮扶、精准帮扶、多元帮扶,从而达到“应救即救”“应救尽救”的效果。

  

  “感谢检察官帮助孩子渐渐走出阴影。看到孩子的脸上有了笑容,我们全家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司法救助申请人何某某的父亲感激地对检察官们说。

  

  何某某是一起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害人,受伤时只有8岁。因身体受到了极大伤害,导致其精神长期抑郁。为救治他的身体和心理疾病,其家庭花费了大额医疗费,这个未获得任何赔偿的家庭陷入困境。

  

  了解情况后,榆树市检察院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帮助何某某申请了司法救助金,同时协调市妇联、市教育局和市残联等单位对其开展联合救助。市妇联聘请心理咨询师,对何某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助其走出心理困境;市教育局对何某某的就学环境进行考察,为其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市残联根据何某某的情况,帮助其申请救济金。

  

  

  2023年,榆树市检察院与市乡村振兴局协作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件,与市妇联协作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件,与市残联协作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件,一个“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矛盾化解+后期帮扶”的多元化综合帮扶模式正在榆树形成。

  

  

  为巩固司法救助效果,榆树市检察院还坚持“司法救助+案后回访”有机结合,持续跟进被救助人的生活情况,延续司法温情,做到“救在点上、暖在心里”。

  

  “案结情未了,小案件连着大民生。榆树市检察院要切实走好司法救助的‘最后一公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被救助对象重塑生活信心,让被救助家庭切实感受到司法温情。”曹政说。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3/2024-01/17/content_1270772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