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灯”法律教育工作室是鹤岗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创建的特色司法品牌,是集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帮教、心理疏导、法律咨询、法律宣传功能为一体的工作室。
南山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少年审判工作,注重推进源头治理、播种法治火种,不断在服务方式上进行创新,探索出“4+”的工作模式,着力打造“小橘灯”法律教育工作室特色司法品牌,实现司法审判功能和普法宣传功能的有机结合。
心理咨询+针对性帮教,专业力量助推涉未成年案件取得最佳效果
“小橘灯”法律教育工作室自创建以来,积极探索服务方式,为更好地发挥工作室家庭教育、心理疏导、回访帮教的功能,对涉案家庭进行教育指导、对涉案未成年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未成年被告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引进专业力量,聘请具有专业心理咨询资质的专属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定期来南山区人民法院与法官及法官助理法官进行座谈,从“家庭调解、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等方面对南山区人民法院涉未成年案件进行心理方面的专业指导,同时因案施策、多元保障,针对不同家庭、不同青少年制定不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让家庭教育回归家庭本身。
在南山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在学校被侵权案件中,原告逸夫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被两名同学因玩闹绊倒导致骨折,因赔偿事宜诉至法院,南山区人民法院受理后,两名小学生因恐惧心理不承认绊倒了同学,双方家长因为涉及孩子心理较为敏感,被告家长拒绝赔偿,案件审理陷入僵局,主审法官遂决定引入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和主审法官一起,针对该案案情、当事人特点等因素制定了针对该案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在心理咨询师与本案未成年人进行沟通、疏导后,未成年被告最终承认绊倒同学的事实、袒露出内心真实想法,此案经主审法官调解,三名昔日的小伙伴又抛开矛盾重归于好。除了因未成年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健康权等案件,南山区人民法院还在涉未成年人的离婚案件、继承案件中引入了心理咨询师,截至目前,已有法官20余人次、未成年家庭40余户接受心理指导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订制化庭审+模拟法庭剧本杀,模拟法庭化身青少年学法大课间
为提升未成年人尊法守法的主动性,增强学法用法的趣味性,“小橘灯”法律教育工作室为辖区学校学生“量身订制”普法观摩庭+模拟法庭剧本杀。今年3月起,工作室邀请辖区中小学到法院旁听庭审,推出普法观摩庭的与旁听的青少年年龄段适宜的且为日常生活较为常见的庭审活动,如酒驾案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今年5月起,工作室联手辖区中小学精心筹划模拟庭审活动,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案件作为庭审素材,编写由真实案例改编模拟法庭剧本。逸夫小学的同学们是我院推出的第一场模拟法庭剧本杀的“演员”,在经过“小橘灯”法律教育工作室的专业指导及同学们的认真排练后,随着法槌“咚!”一声落下,五六年级的同学们还稍显稚嫩的脸庞上满是认真与投入,他们带着浓厚的趣味性扮演审判员、公诉人、法警、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从开庭的法槌声到闭庭的法槌声,同学们真切体验了一把模拟法庭剧本杀,小演员们因为参与而了解法律,观看者因为表演者是其同学,更有代入感,在无形中接受了生动的法治教育。目前已有4所学校的近百名学生体验了模拟法庭。
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奔赴唱响校园法治教育、法治建设最强音
南山区人民法院自4名干警受聘法治副校长后,秉持“少年强则国强,法治教育要从学生抓起”的理念,常态化开展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活动,4名法治副校长均已按照受教群体的年龄及接受能力精心准备授课内容且均已授课,受教未成年人达700余人。在送法进校园的同时,也针对未成年举行法院“公众开放日”,使广大青少年走进来,帮助他们了解法院,真正将脑海中“法院”这个概念实质化、有形化,并通过法院这个媒介去理解法律,学习法律,今年以来,已有4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法院进行参观。
全覆盖+全动员,“小橘灯”课堂花式普法促进青少年普法进入快车道
在“小橘灯”课堂辖区学校普法全覆盖的同时,工作室也同时动员孩子们的主动性,努力实现“点亮一盏小橘灯课堂,照亮无数家庭”的普法效果,打破传统宣传方式,今年6月起,联合辖区美术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举行普法绘画课,发展“下线”小小普法员。在活动中,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感受到创造普法宣传作品的快乐和成就感,潜移默化中了解违法的危害,让更多人民群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宣传。南山区人民法院“小橘灯”法律教育工作室还着重加强与教育、妇联、民政、司法、街道、团委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延伸司法职能、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方式,致力将法治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心田,为他们在“法治萌芽期”筑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墙,让“小橘灯”照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与火种。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