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第24个记者节。在警营中,有这样一群民警辅警,他们不拿枪,镜头和笔杆就是“武器”;他们不作战,却要获取第一手鲜活资料;他们不巡逻,但是足迹却遍布辖区各个角落。他们就是公安宣传战线上的民警辅警。
用笔尖记录感动用镜头定格精彩
梁楠楠,女,1991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现任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森林)公安局十八站分局食药环侦大队副队长。从事食药环侦大队宣传工作四年。
【工作心得】四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一瞬,但在公安工作的四年,却留下了我最难忘的青春。每年记者节我都会感慨——我写下的文字,记录了食药环侦大队民警铿锵前行的足迹,却很少留下自己的故事。我拍下的图片,定格成警民鱼水情深的点滴瞬间,却找不到几张自己的正脸。从清晨到日暮,从初春到寒冬,我随警而动、为警而歌,用心记录下了食安卫士在平安征程中忠诚担当的奋进故事。我以“发好公安声音,讲好警察故事,树好公安形象”为目标,把准工作实效,加大宣传力度,用笔尖和镜头记录了食安卫士的忠诚担当,传递了警民同心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强大信心。我是一名公安战线的新闻记者,走过千山万水,踏遍千难万险,初心不改,我心澎湃。
【工作寄语】我的工作就是用镜头定格食安卫士的酸甜苦辣、用文字刻录食安卫士的点点滴滴,让大家能够看见并理解食药环侦工作。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更加努力讲好“警察故事”,让宣传更有温度,让新闻更有价值。
润物无声为警追光
李岩,女,1989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森林)公安局十八站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兼职宣传工作四年。李岩曾荣获2020年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优秀公务员;2022年能力作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
【工作心得】入警四年,第一年的青涩、第二年的进步、第三年的创新、第四年的成长。虽然从事公安宣传工作时间不长,但我用镜头定格的警营生活精彩瞬间,用文字书写的打击犯罪丰硕成果和公安民警忠诚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通过记录他们的故事让我更加了解公安民警背后的奉献与坚守,让我更加坚定从警初心。今后,我将继续坚守在幕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度负责的责任感,用心完成好每一件工作任务,不断学习,扎根一线,通过手中的镜头和笔,用最激昂的文字、最质朴的照片和最有温度的视频传播公安正能量,架起人民群众与民警的沟通桥梁。
【工作寄语】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唯有立足岗位奉献社会,勤勉工作、积极进取,才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宣传工作也是战斗力,我将用镜头细心记录警营点滴,以平凡之词诉说不平凡的故事。
做好宣传员发好宣传声
于婷婷,女,1996年6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森林)公安局十八站分局跃进派出所民警。从事新闻宣传工作3年。于婷婷曾荣获2021年度全区公安外宣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度“平安之夏”移动终端数据采集工作突出个人,2021年-2022年度优秀公务员。
【工作心得】作为一名基层宣传民警,在宣传工作中,我很荣幸能够以笔作枪、执镜冲锋,时刻记录基层公安在打击罪恶、巡逻防控、服务人民上所付出的艰辛,传播驿站基层正能量、讲好驿站基层故事、发好驿站基层声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多走、多听、多看、多问,不断充实自己的“信息库”,用心发现好故事,用手中的纸和笔,讲好基层故事,用手中的电脑和相机,记录下警徽下的无畏奉献与执着坚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展示出驿站公安在新时代公安工作中的新形象、新作为、新贡献,架起警民沟通的“连心桥”。
【工作寄语】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作为一名基层宣传工作者,我将继续用手中的镜头去捕捉最美好的瞬间,用笔触去感知警营生活,用炙热的情怀去传递正能量。
从警一载小心得宣传工作大体会
史秋建,男,1993年5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森林)公安局十八站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一年。史秋建制作的经侦宣传视频,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5·15经侦宣传活动”二等奖。
【工作心得】作为一名刚刚从事公安宣传工作的新人,这一年的感触颇多。从警这一年,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但对于公安宣传工作有了大大的体会。我原以为公安宣传工作要写出“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惊世骇俗文章;要发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振聋发聩声音;要拍出“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气派宏大视频。慢慢的我发现,公安工作会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瞬间,令人感动的瞬间,也许这样的瞬间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而是真的令每一位人民群众感到温暖,比如:局领导逢年过节到困难群众家中送温暖,民警帮助游客找回丢失的财物,民警在出警回来的路上救助跌倒群众......这些场面很小很小,小到每天都在发生,但这些事又很大很大,大到这是关系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关键。我在刑事侦查大队工作,今年也是建设“无诈兴安”的关键一年,分局领导、队领导都非常重视反诈的宣传工作,让宣传无死角,我们多宣传一人就少一人被骗,我们多说一句话,就少一个家庭上当。反诈宣传更是要让人民群众看得懂记得住,更要贴近生活。这一年的公安宣传工作让我深刻意识到,只有贴近群众的才是最好的,不要总是追求大文章,大声音,大场面。要多写小故事,多说家里话,多拍身边事。这样才能“千树万树梨花开”。
【工作寄语】追求的后面没有句号,人生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你听从内心的召唤,勇于迈出第一步,人生的风景就永远是新奇的、美妙的。
随警作战这“十年”
陈玉国,男,1974年6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森林)公安局十八站分局宣传干事。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十年。十年来,陈玉国已撰写各类信息、简报、经验材料、调研文章等2300余篇,多次荣获全国、全省、全区征文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2016年荣获黑龙江省公安系统优秀政治工作者;2018年、2021年荣获全区优秀辅警;2018年荣获筑垒扬旗党建行动先锋辅警;2019年荣获全区公安机关大庆安保先进个人;2021年荣获全区公安机关平安之夏大会战成绩突出个人;2020—2023年荣获全区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19-2021年,荣获全区公安外宣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2021年荣获中国警察网第六届、第八届优秀通讯员。
【工作心得】十年来,我作为公安工作的记录者、见证者和宣传者。作为宣传人,我极少在一线,又时刻在一线。我把新闻宣传好的经验做法贯穿运用其中,不断增强下基层的“脚力”、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诉真情的“笔力”。镜头背后,所有的付出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警徽下的无限荣耀,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警察背后的奉献与坚守。在接下来的时光里,我将坚守宣传初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光影捕捉感人瞬间,以笔墨书写动人情怀,用键盘记录美好时代,持续讲好驿站警察故事、发好驿站公安声音,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新时代赞歌。
【工作寄语】逆风、逆水、逆行,脚步不曾停歇;走过千山万水,踏遍千山万险,初心不改,忠诚依旧。在今后宣传工作中,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新时代脉搏,适应新时代要求。如果不主动寻求突破,就会落后于新时代大潮、失声于众声喧哗。
曾有人说,选择宣传工作就是选择了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生活方式。镜头背后的付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警徽下的无限荣耀;镜头背后的努力,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宣传民警辅警背后的坚守与奉献。
这是宣传民警辅警的平凡生活,也是他们不平凡的追求,让我们向每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警营宣传工作者致敬!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