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防灾救灾

以“天天擦桌子的习惯”对待警情

来源:安徽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1-04

  □记者 王新宇 吴文珍

  “昨日,我局共接报警情14起,其中治安警情3起,纠纷警情4起,所有警情已按照规范完成清零……” 11月24日一早,淮南市公安局的“两清一规范”工作机制调度会上,值班局领导通过视频连线,直接调度各分县局、警种部门,直至各派出所的值班负责人,甚至出警民警,通过“点对点、互动问答”的方式,对前24小时的警情办理、案件查处、事故处理、涉警信访、规范执法等情况进行跟踪督办。

  这样的调度会已成为淮南公安每日的例行工作。近年来,淮南市公安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坚持从执法“第一道关口” 和”最先一公里”抓起,创新实施“警情清零、案件清底、规范执法”的“两清一规范” 工作机制,通过对每天发生的警情、案情、舆情、访情全部起底,全要素管控、全流程监督、全闭环处置,确保每一起警情有人盯、 每一宗案件有人办、每一件事情有结果、 每一个动作不走样。

  据介绍,“警情清零”即“当日警情动态销号、日清日结”,对24小时内全部警情妥善处置,案件类的警情及时开展初查、取证和受立案工作;非案件类的警情,将报警群众的诉求受理、解决、调处到位。“案件清底”即“受立案件集中攻坚、全力挽损”,刑事类警情按照“371”时限做出立案或不予立案决定;治安类警情按照“171”时限受案并办结。同时,对年度全部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开展盘点梳理、因案施策、集中清底,对重点案件实施提级侦办、挂牌督办、攻坚查办,全面提高治安案件结案率、刑事案件破案率。

  “养成天天擦桌子的习惯,桌面上就没有灰了 。‘两清一规范’机制的表象是小切口,实质是大文章,精髓是为民情怀,目标是社会治理,自运行以来,对各项公安工作起到了倒逼和促进作用。” 淮南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李军说。

  规范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两清一规范”机制实现由执法的末端管理,向前端治理的重大转变,形成闭环式管理回路,从源头上抓实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从根本上约束和规范了民警执法行为。“市局领导随机‘点调’某起警情,这起警情的出警执法记录仪画面就会在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播放,这种抽查监督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执法规范性。”在淮南市“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民警向记者演示了整个调度流程。

  “‘两清一规范’让我们在每一起警情的处置中,在每一起案件的办理中,更为深刻地理解规范促公正,公正得民心;规范促高效,高效赢满意。”山南新区分局淮河路派出所所长孙良旭介绍,自“两清一规范”机制运行以来,该所辖区未发生一起重复纠纷警情,保持八类严重暴力犯罪零发生;行政案件办结率为67.5%,案件平均办结周期环比由21天缩短至13天。

  3小时内破获交通肇事逃逸、蹲守5小时抓获张贴涉黄小广告嫌疑人、仅用3日抓获偷盗农户晾晒稻谷嫌疑人…… “两清一规范” 机制运行以来,在回应群众关切、打击违法犯罪方面,淮南公安不断刷新“公安速度”,队伍“精气神” 也越来越足。

  “小案件”连着“大民生”。在“两清一规范”机制牵引下,淮南市公安机关树立起了“快案大破、多破小案、深挖积案”的工作导向,尤其是面对侵财小案,市局党委多次在调度会上强调,要坚持“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的工作作风,各执法办案单位要以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打击处理效率为抓手,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7月11日凌晨,淮南市某大型购物中心发生一起商场内手机店盗窃案,价值11万元的16部手机被盗。接警后,田家庵分局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侦破工作。民警不眠不休,辗转2000公里,仅用四天四夜,将潜逃至福州和厦门的6名嫌疑人全部抓获,一个流窜多省、分工明确的盗窃团伙被全链条清除,被盗手机全部追回并返还。

  一子落则满盘活。“两清一规范” 工作机制运行以来,淮南市公安局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全市行政案件办结率为39.6%, 同比上升10.8%;刑事案件破案率为79.45%,环比上升5.11%。全市有效警情同比、 环比分别下降20.12%、 19.35%。全市 12389举报投诉、涉警信访量同比分别下降27.78%、68.55%,省委政法委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攻坚行动交办事项328起,全部动态化解,化解率全省第一,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原文链接:http://www.ahcaw.com/ahcaw/content/2023-12/12/content_893823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