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一名警察可以有多忙?数年间,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最晚,有时凌晨一两点还会紧急支援办案。
他在忙什么?起早贪黑侦破案件,群众求助事事回应,在此期间,还利用业余时间帮助1.3万余名流落异地人员返乡团圆,为国家节约数亿元救助经费。
这名忙碌的民警就是今年58岁的滁州市定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科技信息通信室警务技术二级主管马义民。
他出身于警察世家,当过兵,与无线电打过十多年的交道,如今是安徽公安科技信息领域的卓越工匠。
说起“老马识途”,已经是定远县公安局的“典故”。马义民在科技的帮助下,从海量数据中让案件从大海捞针走向峰回路转,用爱为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拼回被时光撞碎的全家福,让“离群”的亲人识途归路。
他的绝活来自科技、来源于视频侦查,他是一名“火眼金睛”的追踪者。
优秀的民警不止有一面,“马工”“老马”“马老师”……每一种称呼,都是马义民从警生涯的“关键词”。
马义民工作照
“马工”:名副其实的警营工匠
视频巡查是啥?如何服务实战?这放在2006年,尚且无人能准确回答。
在当时,马义民凭借自己的兴趣,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与公安科技信息技术较起了劲。
“要想发挥视频巡查的作用,首先要考虑的是监控的位置。”所有地点的选择都必须再三斟酌,为了这事,马义民没少操心。跑刑侦大队研究发案规律,泡资料室研究监控的角度、光源,蹲街头巷尾选择点位……就这样,初期视频巡查的模型,在他的努力下搭建完成。
为了更精确地选择点位,在此期间,他多次登上数米高的登高机去查看视角,一次不慎从登高机上跌落,摔伤了右肩,自此落下了病根,至今右臂活动都不太利索。
有了监控,就要最大化发挥它的作用。
那个时候,盗窃案多发,且使用遮挡号牌、更换车辆等多种反侦察手段。
视频巡查发挥功效需一帧一帧看,为了尽快破案,马义民日夜不停连轴转进行信息比对,连续十几个日夜,通过细节特征碎片化分析,作案车辆被找到了……
“只要来过,就肯定会留下痕迹。”
本着这样的信念,马义民充分利用自己对监控点位的熟悉度,不断提高视频侦查的效率。
2019年5月5日,马义民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
刚接通,电话那头传来定远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事故中队民警的焦急声音:“马主任,我们这里有起案件,想请您帮助研判。”
这是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案件。凌晨时分,在邻县与定远交界处,一辆车撞上行人后,趁着夜色逃离了现场。
交警赶到时,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事故发生的时间也无法确定。
这次马义民又出马了。
经法医鉴定,事故发生的时间段大概在前一天晚上10点至当天凌晨3点;视频监控反映,肇事者往定远方向行进,但其身份一直未被确认。
有了预估案发时间段,只要车辆驶过,就会留下痕迹。此后,马义民重点查看案发地段前后卡口视频记录,对所有路过车辆逐一排查。
“根据碰撞的部位,放大经过卡口处的车辆图片,一帧一帧、一辆一辆查找。”此后,他一天一夜未睡,眼睛熬红了,渴了就喝一杯热水,饿了就泡一桶方便面,实在困了就趴在桌子上打一会盹。
经过对560多张图片的仔细比对,一辆红色大货车进入马义民的视野。
“根据图片和视频显示,该车辆右前灯上方,有个长度约10厘米的裂痕,符合被撞死者的身高。”
这是台高3.3米、宽2.5米的大货车,10厘米的痕迹相对于巨大的车头来说,微乎其微。正是这个普通人不易发现的痕迹,让警方直接锁定车辆,找到肇事嫌疑人。
案件的破获,让马义民收获满满,对于视频侦查系统使用也有了自己的心得。
“系统使用时,需要将所获信息分开查询,浪费时间不说,办案使用极为不方便……与其这样分割,不如将它们整合。”
马义民在自己长期破案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将视频结构化的建议,将以往需要24小时才能检索完毕的视频,缩短到现在的数分钟,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一条条建议被提出,一个个模型被改进,服务实战越用越顺手。
“他是名副其实的警营工匠。”定远县公安局政治处主任谢道忠告诉记者,自己总是天蒙蒙亮就到单位,回家也是披星戴月,但是每次在单位,他总能发现停车场有一辆车。“来的时候在那地方停着,走的时候还在。”
原来这是“马工”的车子。“我以为自己很忙,没想到还远远不如‘马工’。”
谢道忠介绍,“马工”办案需要处理海量视频。“他总能静下来,一帧一帧地看,一帧一帧地找,最后找到关键的证据,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提炼出自己的独特工作方法,所以火眼金睛是靠实践慢慢锻炼出来的。”
截至目前,他通过实践应用向系统开发单位提出近30条意见建议,协助基层所队侦破各类案事件1000余起,为一线实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马义民
“老马”:助亲团圆的指路者
在滁州首个以民警个人名义批准成立的工作室——“马义民视频巡查工作室”的一面墙上,6个长方形镜框排满了锦旗的照片,这些锦旗大多来自一项公益事业——寻亲。
与救助站结缘,需从一次寻人说起。
“马警官,你一定要帮帮我,帮我找到弟弟。”
一年的夏天,烈日也没能阻挡定远县李华忠的脚步,这次他来的目的,是请马义民帮助寻找走失的弟弟李华成。
他们的父母去世后,患有智力障碍的李华成随大妹妹生活。2013年,他外出后走失。李华忠为找回弟弟,学会驾驶,又攒钱买了辆车,每逢节假日就外出找寻。
接到任务,马义民立即开始加班加点在海量信息中进行查找比对,一种方法不行,又换另一种方法,反复尝试后,终于比对成功。
等待了半个月,远在两百多公里外铜陵救助站的李华成,终于和亲人团聚。
当天,李华成见到哥哥时,迷茫的眼神中有了一道光,顿时手舞足蹈,又哭又笑,嘴里一直含糊不清地说:“回家,回家……”
“现场的人都感动得流泪,我也没忍住。”
马义民湿润了双眼,他了解到救助站里像李华成这样,因迷路失去亲人的人不在少数。
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团圆,马义民率先与安徽本地民政部门合作,利用公安科技,帮助更多人踏上寻亲之旅。
当月,安徽省内救助站就有400余名长期滞留的被救助人员,寻到家人。
马义民“老马识途”的故事,不断被讲述,成了远近闻名的“寻亲”专家。
今年,老马又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
1953年1月,上甘岭战役刚结束不久,一支没有任何光学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在朝鲜战场创造奇迹。4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组成了狙击小分队,一个月内毙伤了200多名敌人,领头的便是赫赫有名的神枪手张桃芳。
2023年9月,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找到马义民,希望他帮助找到张桃芳的战友。
跨越60余载,手头资料除了姓名、籍贯几乎为零,寻找该从何处着手?
根据过往的寻人经验,马义民将自己惯常使用的搜索比对方法逐一应用,却始终一无所获。
一次办案时的灵光一现让他突然有了思路。“以前取名大多遵守辈分,而姓氏与辈分的结合极有可能体现着地域特色。”马义民表示,通过籍贯,加上姓氏与辈分的关联,就能缩小地域范围。
最开始在籍贯所在地搜寻,后面在扩大的邻近省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宁彩堂和李彪两位老人的信息,挖掘出更多鲜为人知的英雄事迹。
找人,都是他在参与案件侦办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做的。
马义民牵头发起了“定团圆”“老兵寻”等公益项目。
定远县居民蔡传玲就是一名“定团圆”公益寻亲志愿者,三年时间里,她参与了五六十起寻亲事件。
“‘老马’把相关信息发给我们,再由我们去现场核实信息。”在蔡传玲眼中,马义民警官是亲切的“老马”,更是帮助千万个家庭寻亲的识途老马。
蔡传玲告诉记者,在去年的秋天,她接到马警官的电话,在手机这头,她听出老马熟悉的声音,这次有点不正常。
经过再三询问,马义民表示,脸颊抽搐,头有点晕……
“劝他去医院看看,他却说没事,还在单位忙。”蔡传玲和几个志愿者立即赶往老马的办公室,把他强行带去了医院。
经检查,医生告诉大伙,这是面瘫,再晚来几分钟,嘴巴就要歪了。
马义民要住院治疗半个月,于是他干脆把办公桌搬到了病床前,打着吊瓶工作,在此期间,还“顺手”帮助同病房的病友找到了失散已久的战友……
马义民利用公安科技服务群众,扩建5个警民救助工作群,涵盖全国1200多个救助站,据不完全统计,至今累计帮助了1.3万个破碎的家庭实现团圆。
寻亲团队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着我》栏目组、今日头条、安徽广播电视台等建立了成熟的寻亲合作机制,每天都会产生出数十例寻亲成功的案例。
马义民在指点徒弟
“马老师”:从警路上的领路人
定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王帅与马义民共事11年,他俩第一次见面的场景,王帅记忆犹新。
他回忆,当时一进办公室,就看到一名警察一手拿电焊,一手拿电路板,正在维修一件电子设备,这名警察正是马义民。
“兄弟,坏了就换新的呗。”王帅说道。
“我学过信息通信工程,会弄这个,为单位能省一点是一点,更何况,如果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设备的构造,将来怎么跟别人介绍呢?”
后来,在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王帅常常求教马义民。“我愿喊他‘马老师’。”
马义民在王帅眼中是一名“实干家”。“只要把照片交给马老师,就能很快给你准确地找到线索。”
有一次,为了寻找走失人员,王帅一次给了马义民几十张照片,不到一天,马老师就给全部比对出来了。“有的在重庆,有的在广州,我们去现场确认,全都正确。”
在和马老师的交流中,王帅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帮助他在后来的办案中,找到更多的信息点。
只要有人求教,马老师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从警三年的赵大川是马义民的徒弟,在他的眼中,师傅是一名宽厚又严格的师长。
“刚来工作的时候,师傅就带我辨析模糊的视频。”这是视频侦查的难点,但也是视频侦查常遇到的难题。
经过反复的严格训练,现在赵大川已经能从模糊的视频中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并锁定嫌疑人。
“在技术传授上,师傅毫无保留,在工作生活上,师傅也经常关心帮助我们。”
加班是警察的常事,吃了没?休息得怎么样?师傅明明最忙,却还总是惦记着徒弟们。
今年58岁的马义民,组织上照顾他,曾不止一次提出将其调整至相对轻松的岗位,但是每次都被他婉言谢绝。
“我和视频巡查打了一辈子交道,就爱这一行,只要还没退休,就会坚守岗位,争取协助办案部门多破一起案件,多帮一名流浪人员找到家人。”
现如今,马义民和局里“小年轻”一样,晚上值班、上路巡查、视频追踪……每项工作都不曾落下。
还有1年多时间就要退休了,马义民已经做好了打算。
“我从事了这么多年的技术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会把这些经验向新同事传授下去,退休以后,也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咱们的科技建设。”
除此之外,闲不下来的老马,还准备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定团圆”“老兵寻”等公益项目中去。
“这里面有我的家人,有我的徒弟,还有民政、街道、志愿者等等各界热心人士,即使退休以后,只要人民需要,我会继续干下去……”
据悉,目前,“定团圆”公益组织获得了滁州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安徽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月评十佳”的荣誉。马义民本人也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五好家庭”“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最美志愿者奖”“安徽好人”“2022年安徽省十大法治人物提名奖”“2022全省最美基层民警”等荣誉。(记者张毅璞程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