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曹阳
“非常感谢街道办事处,帮我们解决了10多年的心头大事。”不久前,邵武市通泰街道积极发挥“睦邻友好帮帮团”作用,42户居民顺利取得了不动产证,景源小区居民杨惠玲感激地说道。
通泰街道辖区面积广、人口多、管理难度大,居民结构复杂,较易引发邻里矛盾纠纷的问题。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出“睦邻友好帮帮团”调解工作法,通过强化街道综治中心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主心骨”作用,聚合N个社会治理力量,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
整合资源 组团服务
景源小区建成于2012年。彼时,由于开发商违约、违章搭建、消防验收不合格等种种原因,导致小区居民10余年来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多年来,居民怨声载道。最后,心急如焚又束手无策的居民走上信访之路。今年6月7日,景源小区居民代表又一次到通泰街道反映情况,希望能够及时协助办理。
为了尽快解决这起积案,在邵武市委政法委的统筹下,邵武市法学会联合通泰街道,从“睦邻友好帮帮团”调解专家库中选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协助化解。最终,在各方协同配合下,成功解决了办理房产证的种种障碍。42户购房者顺利地取得了房产证,纠缠在他们心头10多年的结终于解开,喜悦心情难以言表。
这是通泰街道化解重大矛盾的一个缩影。通泰街道积极整合辖区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三官一律”等专业调解人才,成立“睦邻友好帮帮团”调解专家库,吸纳调解专家270名,在街道综治中心的统一指挥下,深入开展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实现矛盾纠纷多元调处。
“针对一些‘疑难杂症’,如历史遗留纠纷、征地拆迁纠纷、群体纠纷等涉及主体多样、情况复杂的矛盾纠纷,由‘睦邻友好帮帮团’指挥中心协调涉及的各方主体、部门和调解力量,齐抓共管,攻坚克难,化解矛盾,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通泰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庆平说。
今年以来,通泰街道社会保持安定稳定,就地化解矛盾纠纷430起,化解历史积案2起,实现源头化解,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精准自治 排忧解难
丹溪风情小区是2004年交付使用的典型老旧小区,与邵武多数小区一样,一度存在环境的脏乱差、许多邻里矛盾“上缴”等问题,老年人占比较大,许多关乎老旧小区历史遗留以及各方利益诉求的问题很难解决,居民怨言大。
作为“睦邻友好帮帮团”的一员,向南社区“五老调解工作室”主任郑炳霖带头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熟悉社情的优势,协助社区发动居民,大家集思广益,吸纳共驻共建单位、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N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小区自治工作法。
在郑炳霖的影响下,小区内越来越多的退休党员加入兼职网格员队伍中,他们为社区出谋划策,通过聘请专家、集体“会诊”、动员协调,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各项工作,积极与社区居民及街道开展沟通协调,为小区新增了停车位、充电桩、电梯等惠民设施,同时消除了小区旧有的安全隐患,让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
针对辖区邻里纠纷、家庭纠纷以及土地、债权纠纷等疑难复杂问题,成立了由退休党员、法律工作者、热心群众等为调解主体的“五老调解工作室”“以法说理调解工作室”“润心心理服务调解工作室”等8个品牌调解室,入驻“睦邻友好帮帮团”将调解“触角”伸到群众家门口,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居民自治制定了样板。
“加入‘睦邻友好帮帮团’的,还有本地在职或退休的法官、检察官、警官,他们在街道及各社区担任法律顾问,采取随叫随驻的方式进驻社区,参与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为促进家庭和谐、睦邻友好贡献法治力量。”通泰街道政法委员陈贵全说。
守望相助 邻里和睦
在黄庆平看来,在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时,“睦邻友好帮帮团”坚持做到关口前移,厚植“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从源头预防矛盾的产生,通过引导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推动组织下沉、阵地进楼,就地化解纠纷,倾力打造有温度的社区氛围。
如今在“睦邻友好帮帮团”调解专家库成员的参与下,通泰街道实现了邻里事“邻里议”。即由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牵头成立“邻里议事会”, 定期巡查走访,倾听党群心声,掌握民情民意,对涉及居民利益的事宜由小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决策,消除纠纷隐患。
同时,通泰街道还实现了邻里忙“邻里帮”。如,“睦邻友好帮帮团”在开展“邻里有困大家帮”活动中,主动深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居民家中结对帮扶,实行“2+1”帮扶行动,促进邻里间互帮互助、互相理解,形成睦邻友好、和谐友善的良好社会环境。活动中,有发现家事纠纷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社区法律顾问等“睦邻友好帮帮团”专家调解力量第一时间介入并参与定分止争工作。
此外,“睦邻友好帮帮团”以“缤纷四季邻里情”为理念,依托“我们的节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邻里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培育邻里情感,居民彼此间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打造居民相互了解、扫除障碍、促进和谐的平台。
责任编辑:林少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