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威是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华来派出所民警,今年35岁。2019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坚持深入辖区走访群众,积极排查因土地纠纷、房屋拆迁、经济纠纷、婚姻纠纷等可能引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化解工作,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工作目标,有效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助力辖区和谐稳定。
他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
华来镇现有15个行政村、实有人口35000人,辖区面积大、居住分散等问题对派出所的治安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为了将工作落实到位,巴威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把办公桌挪到了百姓炕头。他“线下”进村走访,为群众排忧解难,共整理汇集了整整7大本的走访手册,“线上”建立警民联系群10个,利用微信群的便捷功能,听民声、聚民意,化矛盾、解纠纷。
去年,一户村民因为某征地补偿事宜发生矛盾,两兄弟因为分地不均口角不断。巴威在走访时了解了情况,由于平时处理此类问题有了一定的经验,他很快就想好了对策:首先,他查阅了土地台账,并到土地现场进行了查看,回去后细致分析了引发两兄弟争端的焦点问题,无非是谁多谁少的问题;结合这一主要矛盾点,他又根据对土地的现场查看结果,拟出了一个详细的分配方案,拿到村委会与村干部一起探讨可行的办法;这期间,他多次联系两兄弟家族的长辈亲属,让他们安抚并劝解两兄弟,避免事态恶化;最后,他分别找到两兄弟,分别进行劝说,并将村委会拟定的分配意见告知两人,两兄弟对分配结果均表示可以接受。至此,一件矛盾纠纷因为提前介入,在未激化前就被成功化解。
他将调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巴威充分挖掘群防群治力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执法工作的新方式和新办法,通过积极组建各村调解力量,切实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使问题矛盾在法律框架内得到解决。2022年,巴威共开展法制宣传、反诈宣传、调解培训40余场次,指导各村调解员开展工作30余次,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与此同时,他积极与司法、信访部门沟通,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多元化、多渠道解决矛盾纠纷,确保辖区平安稳定。
去年5月,辖区一户居民因邻居修建楼房遮挡阳光问题与邻居发生纠纷,多次私下协商未得到解决,扬言上访以求解决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巴威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联系双方当事人,先是从同乡邻里间的情感认同方面入手,拉近彼此距离,然后在法律法规层面讲解相关情况,最后通过设身处地互动式交流缓和双方情绪,同时现场与政府及筑建等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两户居民的切身利益均得到了有效保障,一起可能引起上访的纠纷事件完美解决。
他用日常积累付出换来“平安稳定”
看似很小的纠纷事件一旦处理不及时极有可能引发大的事件,日常的走访就显得尤为关键。对此,巴威特别加强日常的入户走访工作,以日复一日的积累换取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安保时段的平安稳定。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拉近警民关系,他用双脚踏遍了辖区的沟沟坎坎,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初始状态,将隐患消灭于萌芽当中
前年,某集团施工队进驻辖区,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以及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巴威提前到施工途经地段的群众家中进行走访,了解群众所需所求,将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走访中,巴威了解到,一户经营养殖业的农户因施工作业影响到其养殖的牛,向施工单位提出赔偿。为了不将影响扩大,巴威一方面向群众讲明阻碍施工的影响及危害,并联系环保等相关部门和施工方共同协商解决办法,最后通过聘请专业法律援助的方式,让施工方和农户双方达成协议,不仅确保了施工方顺利施工也维护了农户的切身利益,一个棘手的难题得以化解。
这就是巴威,用真诚的言语抚开紧锁的眉头,打开尘封的心扉;用炙热的双手握住愤怒的拳头,平息攀升的怒火。始终践行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承诺,架起公安机关与百姓的“连心桥”和“直通车”,取得了辖区连续3年电信诈骗案件零发生,矛盾纠纷回访率、化解率、满意率100%的杰出成绩。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