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宜昌市不断加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力度,加快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2022年宜昌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87.85亿元,增速2.7%,规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036家,宜昌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和规上服务业企业数均居湖北省第2位。
一是政策扶持,加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力度。“十四五”以来,宜昌市密集出台《突破性发展服务业三年攻坚计划》《服务业“强产业”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服务业发展奖励补贴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结合宜昌市服务业发展现状,明确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务商贸等18个领域的发展目标、推进路径和重点项目,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服务业企业进规进限、示范引领和特色化发展。2023年初,组织开展首届新业态示范项目评选,经过县市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议、现场复核、网站公示,推选出20个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引领性的新业态项目,并给予400万专项资金扶持。
二是宣传引导,加速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成果转化。为提高新业态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宜昌市发改委负责统一制作示范项目宣传推介片、图文快讯、深度专题、微视频等融媒体产品,依托当地主流媒体和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通过全方位、多角度、高频次的宣传推介,宜昌国贸“创新驱动、业态引领”新消费、“长江夜游”沉浸式旅游、《梦回车溪》山水演艺秀、朝天吼景区夜漂、C6跨境购等一批新业态示范项目被市民广泛认知,引来了“流量”,扩大了“增量”,助推宜昌市夜间经济、体验经济、网红经济、直播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三是创新引领,激发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活力。近年来,宜昌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导传统服务业开展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推动重点企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品牌化升级,2022年,宜昌市已有175家高新服务业规上企业。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服务业驱动能力,宜昌市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鼓励本地制造业企业向研发设计、软件信息、检验检测、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业链两端延伸,“制造服务化、服务制造化”日趋显现。随着“两业融合”的不断深入,宜昌市8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县市区(园区、企业)将加快探索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引领行业、带动区域,为宜昌经济发展再添活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