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服务

安徽六安运用“组合拳” 作好大别山区水生态补偿机制“后续文章”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作者:佚名时间:2023-03-24

  

  2014年11月,大别山区(淠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正式建立,经过多年努力,淠河总干渠水质稳中趋好,淠河流域沿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为加快六安市革命老区绿色振兴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连续9年生态补偿指数达标,远优于生态补偿指数P≤1的水质考核要求。2022年,2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0.9%,25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2%,均完成下达目标任务,淠河总干渠供水水质从2014年的Ⅲ类水,到2020年稳定为Ⅱ类水,2021年更是达到了历年最优值,确保了一泓清水送合肥。

  项目实施规范有序。截至目前,生态补偿资金已累计安排18亿元,其中:安徽省财政出资10.72亿元(2014-2022年度),合肥市出资3.2亿元(2014-2021年度,合肥市资金通过省财政跨年结算拨付六安市),六安市出资4.1亿元(2014-2022年度)。共下达补助资金项目十批次400个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其中387个项目建成投入运营,13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六安市将完善制度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之策,不断推动生态补偿和环境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及时修改完善了《六安市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了项目申报和审批、资金使用和管理。合肥、六安两市签订了《跨界水体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开展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整治。


原文链接:https://www.ndrc.gov.cn/fggz/dqzx/stthdqzl/202303/t20230314_13509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