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XXX,这是我的新号码,你保存备注好,方便日后联系!”
近期,陕西警方在侦办电信诈骗案件过程中,发现有不少遭遇“冒充熟人、领导”类诈骗的被害人。诈骗分子通过iMessage功能群发短信,如果你一旦回复,骗子便会继续通过iMessage功能进行对话,并利用“花式”理由对你进行诈骗。
案例
今年2月,正在上班的李先生突然收到一条iMessage短信,对方自称是其老友赵先生。
双方闲聊几句后,这位赵先生就称需要李先生帮忙办个私事,给一位所谓老领导的亲戚转一笔汇款,李先生爽快答应。
谁知转账成功后,这位赵先生又以银行信息填写错误,未收到钱款为由要求其继续打款。
最终因转账金额过高,李先生终于起疑核实,最终意识到自己被骗。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开展调查中。
科普
为何骗子会通过iMessage发送诈骗短信?
iMessag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即时通信软件,不同于运营商短信/彩信业务,用户仅需要通过WiFi或者蜂窝数据网络进行数据支持,就可以完成通信。
是不是很便捷?
而诈骗分子也就是看中了这种“便捷”,一条本为方便用户联络沟通的道路,就这样成了诈骗信息散播的捷径。
套路解析
1.搭讪联系。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及领导(熟人)信息,并通过iMessage发送短信,以“新换号码”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添加其微信或继续通过iMessage聊天。
注:骗子也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领导(熟人)微信名称及头像,通过伪装,骗取受害人信任。因此新添加的领导(熟人)同款微信也不一定都是真的。
2.借口要钱。互相寒暄,以领导、朋友关心的口吻对你暖心关怀,降低你的防备心,然后借口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比如需要钱打点上级,或者以垫付、代付、借款、送礼等急需用钱,让你转账到非“本人”(即被冒充人员)账户上。
3.得手后继续行骗,直至受害人发现。
警方提示
苹果手机用户收到iMessage信息一定要小心谨慎,对突如其来的借款、转账等要求务必仔细核实,最好与对方电话或见面核验,千万不要盲目信任。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