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服务

湖南法院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新模式,让人民群众获得更高质量的司法服务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3-01-30

  记者 阮占江

  通讯员 陶琛 甘雯雯

  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全力推进诉源治理和“一站式”建设工作。近年来,湖南法院不断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持续推出更多司法便民利民举措,提供可选择、更高效、更经济的纠纷解决方式,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模式”,切实让人民群众获得更高质量的司法服务。

  2022年,湖南三级法院共诉前调解纠纷45.95万件,诉前调解在一审民事案件中占比达85.15%,调解成功率超过70%。

  小站点有大作为

  为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2020年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全面建设诉源治理工作站的实施方案》,在全国首创诉源治理工作站服务网络,指导各基层法院在纠纷多发区域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1521个,安排法官及司法辅助人员2128人,联系社区(村组)9887个。

  浏阳市集里街道辖区某小区600多名业主因不满房屋面积误差大等问题,准备诉至法院。浏阳市人民法院立案庭收到该案起诉材料后,将纠纷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委派给该小区所在的集里街道诉源治理工作站。经过社区、街道、法院协同配合,组织业主代表与开发商进行友好协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为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湖南法院通过将万人成讼率、“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诉源治理机制运行配合度等指标纳入各市州平安建设考核,将诉源治理纳入营商环境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考评体系等方式,不断压实矛盾纠纷协同治理责任。2020年至2022年,湖南万人起诉率连续三年处于全国最低位。

  解纷就在家门口

  “如果双方都同意调解协议的内容,请直接在手机上签字确认。”在双牌县人民法院江村法庭金融纠纷乡村调解工作室里,特邀调解员正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进行音视频调解。

  这起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在广东务工,因拖欠按揭贷款未还,被双牌县某商业银行诉至法院。为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双牌法院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总对总”端口,将该起案件委派给湖南省金融消费纠纷调解委员会永州工作室进行调解。在人民银行双牌支行调解员调解下,最终,双方在线签署调解协议。

  据悉,湖南高院与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联合建立金融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探索成立了13个市州工作室,又将“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从城市拓展到县域乡村,建立起首批36家诉调对接县域试点工作室,让城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线上线下、同步同质的“一站式”金融纠纷解纷服务。

  此外,湖南高院不断完善各类多元解纷联动工作体系,与20家单位联合制定劳动争议、婚姻家庭、道交事故、金融消费、证券期货、知识产权、涉外涉侨等10大领域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打造矛盾化解“多车道”。全省三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多元解纷区、诉前调解室实现全覆盖,在线对接调解组织1877个、调解员7175人。

  聚焦民生解民忧

  为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湖南法院进一步畅通立案入口,充分尊重群众多层次立案需求,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通过大力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进一步简化立案手续,拓宽立案渠道。2022年共办理网上立案申请31万件,跨域立案申请5000余件。

  徐某与江西某工程公司的工程款纠纷由来已久。2021年3月10日,徐某了解到跨域立案服务后,就近前往邵阳市双清区人民法院提交申请执行立案申请。双清法院将该案相关信息通过全国法院跨域立案系统推送给位于怀化市的管辖法院——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通道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查询确认裁判文书生效证明情况后依法立案,次日就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文书。

  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湖南高院出台《关于在诉讼过程中进一步优化适老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三级法院坚持“消除障碍、融合共享”的理念,因地制宜设置无障碍设施,为特殊群体构建快速绿色通道。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对智能技术使用不便的特点,充分尊重自主选择权利,提供优先服务、就近服务、上门服务,以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平等便捷参与诉讼活动。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07/2023-01/08/content_1262025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