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乌海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乌达区始终把建设成为最安全稳定、最幸福满意、最团结友善的城区之一为目标,把综合治理、专项治理和源头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在夯实治理基础、破解治理难点、优化治理方式等方面持续发力,有力推动平安乌达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01
把牢协同之治的要义,全面提升综合治理效能
注重强化“资源整合管理”理念,加强区域社会治理资源整合,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一是以全方位、立体化、动态性的社会治理整体联动长效化工作模式为目标,建立区级市域社会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做到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干,一天一天向前赶,一件一件抓落实”。自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6次、领导小组会议8次、专题调度会20余次,督查指导工作200余次,确保整体工作合理统筹、推进有序。二是完善区级数据平台建设。并以“一站式统筹”为手段,纵向上依托乌海市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实现市、区、镇(街道)、社区、网格五级联动联处,横向上接入包括应急、能源、农牧水务等18个部门20个数据平台,铺开乌达区内的业务网络,使区级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更具综合性、系统性、协同性,打破长期形成的“信息孤岛”与“数据壁垒”。
02
紧抓一域一亮的手段,总结推广专项治理成效
注重总结经验做法,并以点扩面带动整体工作提级、提档。一是严格落实“十小平安”工作,指导区级各部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领域完善实施方案。通过每月定期调度检查、不定期到点抽查等方式,督促各领域按期合规开展工作,保质保量成功完成本年度“十小平安”创建目标。二是在“十小平安”基础上,按照“一家牵头、部门参与、条块融合、齐创共建”的原则,进一步拓展新领域、打开新局面,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发《乌达区“平安港湾”品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10个牵头部门,30余个配合单位的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举措,把平安港湾品牌创建活动以点带面辐射到各领域。自品牌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刑事警情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37.54%和46.42%,矛盾化解和为民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品牌效应得以初步彰显,平安乌达建设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03
聚焦澄源正本的理念,扎实筑牢源头治理根基
注重物之根本,强化分析研判,厘清矛盾源头,切实做好风险隐患的萌芽消除工作。一是加强民情民意搜集工作。通过配齐134名网格长、49名网格民警、199名专职网格员、800余名兼职网格员的民意搜集队伍,设立26个民情咨询点位(网格服务工作室),明确排查、汇总、上报制度,进一步建强民情民意的搜集汇总能力。二是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列入政法工作要点,推动镇(街道)及相关部门搭建常态化调度机制,并建立稳评专家库,将交通、生态、住建、医疗、文化、劳动保障等多个领域从业人员吸纳为评估专家,着力发挥其行业领域动态风险“摸得准、吃得透”的优势,参加领域内重大事项稳评分析研讨会,精准提出风险隐患及化解措施。三是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分级分领域成立43个人民调解委员会,督促、指导、协助区属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挂牌督办等相关制度,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调处工作,今年以来通过各基层调解组织有效调解各类纠纷1600余件,有效解决居民诉求,化解社区矛盾,着力推动基层治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