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上报信息,再由社区、街道、市三个层面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逐级处理,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近年来,凌源市全力构建了“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调解矛盾纠纷。
源头化解为群众办事更有速度
“我们从‘场所整合、功能融合、协同配合’入手,全市‘一盘棋’,创新打造了多功能一体化的市乡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凌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朝辉介绍说。
在村(社区)层面,确保具备“一站一室”,即信访代理服务站和综合服务室,兼备政务服务、网格管理、村民评理说事等功能,将问题化解在源头、消灭在基层。
工作中,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力量和网格员作用,按照“七定”原则,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进行巡查。社区实施一日双巡(村进行一日一巡),对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开展日排查、日报告,实现排查常态化、全覆盖。
互联互通为群众办事更有力度
在乡镇(街)层面,凌源市因地制宜,将信访接待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矛盾调处中心和网格化管理中心进行整合,建立乡镇(街)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信访代理、矛盾调解、营商环境、网格管理、法律咨询等功能室,且所有乡镇(街)中心均安装了视频指挥系统,可实时与市中心、政法委、公检法等部门互联互通,实现了视频接访、网上办案、资源共享。
杨朝辉告诉记者,在乡镇(街)中心,第一时间对群众来访事项进行登记、受理,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由中心副主任组织相关职能站办进行联合调处,事项办结后,乡镇(街)中心定期跟踪问效,并对该诉求结案、归档,形成工作闭环;乡镇(街)中心调处不了的,提交党委会研究,或出具代理意见上报市级中心进行调处。
资源整合为群众办事更有温度
在市级层面,凌源市在原信访接待大厅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综治维稳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和部分行业部门的人员进行整合,增设了矛盾调解、行业调解、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等功能,建立了凌源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每天由一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坐镇中心,协调解决疑难矛盾纠纷。
在凌源市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记者看到采用了“导诊式、分诊式、会诊式”的服务模式。群众来办事,首先要来到无差别信访事项受理窗口(相当于医院的导诊),窗口工作人员会问访、登记来访人信息,并以交办单形式精准分流到对应功能室(相当于医院的分诊),对于复杂的事项,由中心工作人员转交到副县级以上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接访调处室进行联合调处(相当于医院的专家会诊),按照诉求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直到问题办结。这种服务模式,实现了“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工作闭环。
现在,无论是在市级还是乡村级中心,群众的诉求都能实现受理、登记、分流、交办、办结、督办、归档“一站式”服务,对于复杂案件实行市长、书记督办制度,直至问题办结。三级中心的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动,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最多跑一地”“最多访一次”。
杨朝辉说,下一步,凌源市将进一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构建“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抓手,筑牢平安建设基石,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