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调研

坚持底线思维 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天水市麦积区兜底保障基本民生工作综述

来源:甘肃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1-03-18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5.30”冰雹灾害、8月中旬汛期雨灾等不利影响,天水市麦积区认真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六保”工作底线思维,扎实做好保民生措施落实,为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贡献了民政力量。

  一是紧盯脱贫攻坚,“兜牢”民生底线。区民政部门作为兜底保障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省、市决策部署,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在全力做好困难群众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强各类救助对象的排查摸底,适度扩大救助范围,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全区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基础更加扎实。截止10月,全区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4682户40133人,城乡特困人员1054人,困难残疾人7495人,重度残疾人9325人,经济困难老年人1111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9553.6705万元、城乡特困供养金682.0068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573.52万元,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资金95.11万元。 全区累计新增城乡低保对象2336户6970人 、特困对象129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1029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1712人、经济困难老年人393人;清退出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793户2865人、特困人员83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366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357人、经济困难老年人138人,确保困难群众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同时,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加大对低收入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及时启动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今年以来共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91.1627万元,及时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了基本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紧盯汛情灾情,防止因灾返贫。今年以来,麦积区遭受冰雹、持续强降雨影响,对群众的基本生活造成影响。区民政局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线、救急难”作用,适度扩大临时救助范围,坚决筑牢基本民生底线。对因灾情造成人员伤亡、家庭财产重大损失,难以维持正常生活的,按照“先行救助、后置审批”规定,由镇、街道利用临时救助备用金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对自然灾害救助后,家庭基本生活暂时性仍有困难的受灾群众,通过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同时,为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及时足额拨付临时救助“备用金”,对受灾严重的镇增发临时救助资金。累计救助困难群众2626户10547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336.1509万元。

  三是紧盯养老需求,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今年以来,新建老年活动中心4个,天水麦积综合养老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天颐园康养居投入试运营,麦积区综合社会福利院和老年活动中心主体完工,正在开展室内装修。对两所乡镇敬老院厨房餐厅、洗浴室、娱乐室、卫生室及消防设施、供暖设施、文体设施等进行了提升改造,安装了监控设备,配备了文化娱乐设施,使两所乡镇敬老院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管理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特困老人的生活条件明显得到改善。四是紧盯特困难点,创新供养方式。针对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监护责任薄弱的问题,积极推行“救助+服务”两类模式,并驾齐驱解决关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在物质救助方面,在每月及时按标发放特困供养金的基础上,筹集资金417.3万元,通过政府集中采购,为全区所有特困人员集中购买应季衣物、燃煤等生活必需品,极大地改善了特困人员生活条件。在服务方面,通过政府招标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建立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购买照料护理服务工作机制,为特困人员提供生活照料、日常护理、心理扶慰等专业化服务,有效解决了特困人员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同时,将全区特困人员根据生活自理能力及残疾状况,将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自愿到敬老院集中供养的纳入敬老院集中供养;将精神残疾特困人员纳入专科医院给予治疗托养;将肢体、智力残疾监护照料责任不落实的纳入老年护理院,采取医养结合方式供养,有效提高了特困人员生活质量。目前,全区集中供养137人,集中供养率由去年的2.9%提高到13%,全区1054名特困人员得到了妥善照料。

  五是紧盯特殊群体,加大社会救助。高度重视特殊群体关爱工作,通过夯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做实孤儿和困境儿童保障、落实落细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措施,切实提升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成效。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细化儿童关爱保护,区、镇、村三级都建立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机构,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进村居进家庭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儿童监督员20人、儿童主任414 人,实现儿童保护工作队伍在乡镇和村( 居)全覆盖。加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保障,将20名孤儿和8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21.5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66.6474万元。“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资助孤儿6人,解决了孤儿上学的经费保障问题。切实加、强日常街面巡查,今年以来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0余人次,其中死亡火化2人,救助弃婴3名。全面落实残疾人兜底保障政策,坚持每月将残疾人两项补贴数据与残联数据、城乡低保数据进行比对,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反馈各镇按程序纳入补贴范围,对因特殊原因无法落实政策的对象建立台账,标明未纳入的相关原因,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

  


原文链接:http://mzt.gansu.gov.cn/station/gssmzt/jyjl/8afe80e67452828601756ccde0f70466/info_content.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31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