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平湖市内许许多多的古桥之中,唯一的“枇杷桥”是以水果的名称命名。它位于曹桥街道西北约2 公里,在曹桥村与愚桥村交界之处,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单孔石桥,桥长10 米,桥拱高度4 米。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座石拱桥的来历以及与它相关的生动故事。
清乾隆年间,当地没有桥梁。河的南面有6棵枇杷树,每年到了初夏时节都会结出又大又甜的枇杷。这里有2户人家,一年中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枇杷采摘的时节。相传,这几棵枇杷树,还是张果老南巡时撒下的种子,无论年成好坏,都会结出金灿灿的累累硕果。
在河的北面,也住着2 户人家,靠几亩薄田维生。因为世仇,一河之隔的4 户人家从不往来。上一辈不知什么原因结下的怨恨,谁也讲不清楚。
天长日久,老一辈纷纷离世而去。后来,河两岸的后代想:虽然一河之隔,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利害冲突,为什么要这样老死不相往来呢?农活闲下来的时候,他们曾几次想要走动走动,但是因为有上一代定下“不相往来”的规矩,大家始终没有勇气跨过河去相互串门。
有一年,河南面的枇杷树又结出了累累果实,看了实在让人嘴馋。河北面有一个10 来岁的小男孩,每天对着又大又黄的枇杷流口水。一天夜里,他悄悄坐上一只木盆,用双手当浆,划动河水,想到河的南岸采几串枇杷,尝一尝味道。谁知刚到河中央,一个不小心,人掉到了河里。正在危急的时刻,被河南面的一位壮年看到了,他奋不顾身跳入河中,把小男孩救了上来,还送给了他一篮子枇杷。
小男孩的家里人知道此事后非常感激,做了不少糯米团子,摇船过河,专程到河南岸去道谢。从此以后,河两岸的人家开始了频繁的往来,相处得十分热络。
因为河上没有桥,人来人往很不方便,于是4 户人家商量,决定合资建造一座小木桥。眼看小木桥快要竣工的时候,4 户人家坐到一起,决定给小桥起个桥名。大家七嘴八舌,商量了好长一阵子,还是无法定下合适的桥名。这时正巧又到了枇杷结果的时候,不知是谁望着满树飘香的果子,兴奋的大叫:“这桥名就叫枇杷桥好了!”
这句话,让大家想起了因为枇杷而产生的故事,使两岸人家抛弃前怨,重归于好,都纷纷为这个桥名叫好。此后,这枇杷桥就被人们叫开了。
又过了很多年,到了光绪22 年,也就是1895 年,原先的木板桥虽然几经修缮,但木质最终还是腐朽不堪。这一年,河两岸早已成为人丁旺盛的大村子了。大伙儿又坐到一起,决定由河两岸的每一户人家出资捐钱,共同修造一座石桥,方便千秋万代。
到了下一年的中秋节,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工期,这座精美的石拱桥终于建造完工。虽然桥面宽阔了,桥身更漂亮了,但是桥名并没有改变,枇杷桥还是一直叫了下来。
徐一冰(记述);平湖市地名办公室(修改、推荐)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中农时代-民生调研网 msdy.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